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7839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研究

张振东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研究以草鱼作为主养对象,根据不同种类在生态位和习性上互补的特点,配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性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通过分析不同复合养殖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能量利用情况,建立较佳的草鱼复合养殖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实验于2009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了各养殖系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分析了各复合养殖系统的饲料转化效率、氮磷利用率及产出投入比。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放养密度为0.77尾/m2时,既可以保证出池规格(>1100g/尾)又不影响收获产量(>8400kg/hm2),同时饲料转化效率(>52%)及氮磷利用率(N>30%,P>14%)也较高;鲢放养密度为0.23尾/m2或0.45尾/m2,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草鱼、鲢、虾放养密度分别为0.58尾/m2,0.23尾/m2,48.9尾/m2时,底质被污染程度最小。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复合养殖模式:草鱼与鲢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45尾/m2;草鱼、鲢和对虾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16.3尾/m2。   2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进一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结构优化的进一步研究。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了各养殖系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分析了各养殖系统的饲料转化效率、氮磷利用率及产出投入比及综合养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草鱼、鲢和对虾复合养殖比例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20尾/m2的模式为较为优化的复合养殖模式。该模式中生物出池规格为:草鱼1049g/尾、成活率为98.2%;鲢866g/尾、成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10.3g/尾、成活率为50%;总产量为11500kg/hm2,产出投入比为1.33,净收益为35466元/hm2,饲料转化效率为58.9%,氮利用率为48.4%、磷利用率为21.5%,综合养殖效果值为1.27。   3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的初步研究   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开展了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系统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6658.78 MJ/m2。单养草鱼组光能利用率为0.53%,总初级生产力为35.39MJ/m2,总次级生产力为5.41 MJ/m2,沉降率为55.8%,饲料转化效率为21.4%,总能量转化效率为6.7%。放养鲢降低了光能利用率(0.22~0.36%)及初级(14.94~24.22MJ/m2)和次级生产力(1.32~1.68 MJ/m2),放养鲢和凡纳滨对虾都有降低沉降污染(沉降率36.3~54%)、提高饲料转化效率(25.5~27.5%)及总能转化效率(10.2~13.4%)的作用。本实验中较为优化的复合养殖模式为草鱼0.77尾/m2、鲢0.23尾/m2、凡纳滨对虾20尾/m2。

草鱼;复合养殖;结构优化;能量收支;转化效率;凡纳滨对虾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水产养殖

王芳

2011

中文

S965.112

72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