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中国幼儿文学的“浅”与“深”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点最鲜明的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文学的发展对儿童文学整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二十世纪世界幼儿文学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幼儿文学也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然而在现今社会,人们在重视幼儿文学早期教育、亲子阅读等功能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对幼儿文学艺术深度方面的质疑和误解.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1949-2009这个时间跨度内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幼儿文学作品,以“浅”和“深”两种尺度进行衡量,从而验证幼儿文学并非只可以用“浅显”、“浅易”来形容,它同样也是包含大智慧、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真正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是有浅有深,深入浅出的。
论文主要从幼儿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文体形式、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幼儿文学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道德型、知识型、娱乐型,浅层次的主题表达仅仅是在文字层面上喊喊口号或是生硬说教,相反,注重深层次主题表达的作者更加重视让幼儿在爱意和趣味中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对主题深度的理解上,有些作者走入一个误区,认为悲剧主题才有深度。在一大批带有悲剧色彩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岩石上的小蝌蚪》最为受关注,时常被引为悲剧幼儿文学的典范。论文对此进行辨析,提出幼儿文学悲剧和死亡的背后是爱和温暖,缺失爱的延续的幼儿文学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作品。幼儿文学形象大致可以归纳为“扁平”的浅层次形象和“微凸”的深层次形象,它们花开两朵,各具特色,这是基于对幼儿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考虑。作为幼儿文学的现代形式——图画书近年来也从一般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作为独立的文体而存在。图画书运用语言和美术两种媒介来创造文学的世界。对于图画书是否包含文学性,此前在学术界有过争论。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图画书中的图画,它们不仅可作为文字的补充,更具有自己的深刻含义.“言浅意深”是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浅语”的范围下最大限度地表达丰富的内涵。结语中列举了目前部分幼儿文学选本在选择作品时出现的问题,提出编辑、出版商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以更加专业的眼光选取深浅适宜的作品。
新中国幼儿文学自1949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在不断的探索前行中。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文学,幼儿文学一直是儿童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部分,它会承载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目光,会越来越被全社会所重视。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幼儿文学美好的未来。
幼儿文学;艺术深度;幼儿图画书;启蒙文学;儿童文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自强
2011
中文
I207.8;I206.7
58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