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7690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

李翘楚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文以盘鲍为研究对象,了解摸清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与日本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 Ino)的繁殖习性,根据当前鲍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山东鲍养殖产业的需求,进行鲍良种引进、杂交育苗、不同养殖模式等技术研究,系统总结出一套完善的鲍杂交育苗及健康养殖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确定最佳杂交组合   试验结果证明:皱纹盘鲍(H)-♀×日本盘鲍(D)♂杂交杂交组合为最佳杂交组合,一是因为我国皱纹盘鲍取种容易,成本低,尽管雄鲍需从日本引进,但需求量小;二是用雌皱纹盘鲍与雄日本盘鲍杂交,可以缩短积温培育时间的差异。选育的子一代鲍苗杂种优势特征显著:生长快、抗病力强、适温范围广、活力强、成活率高,培育相同规格的苗种(1.5~2.0cm)比常规可缩短1/3左右的时间。   2、有效积温的控制方法   皱纹盘鲍和日本盘鲍的积温差异较大,前者为800~1000℃·d,后者为1100~1300℃·d。据此,可提前30~35d进行日本盘鲍种鲍的升温育肥促熟,达到皱纹盘鲍和日本盘鲍同步获取精卵的要求。根据雌雄鲍性腺发育规律,雄鲍性腺发育较雌鲍性腺发育略快,因此在挑选种鲍时,雄鲍性腺饱满度应略差于雌鲍性腺饱满度,或雌鲍比雄鲍提前8d升温促熟效果为最佳。   3、选择最佳催产方案   目前用于种鲍催产方法甚多,本试验选用阴干或流水冲击+降温+紫外线照射效果最好,其优点为:获卵时间短,平均个体产卵量大(可达126万粒),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由于产卵集中,受精及时,所获幼体96%以上为健壮幼体。紫外线照射剂量通过试验效果证明:350~450mW·h/L最佳。同时雄鲍推迟40分钟进行催产,受精与孵化效果最佳。   4、提前培养底栖硅藻   鲜活饵料是决定稚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培养好底栖硅藻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根据对稚鲍食性的研究,以菱形藻(Nitzschia)、卵形藻(Cocconeis)、舟形藻(Navicula)等小型底栖硅藻为最佳饵料品种。底栖硅藻培养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会引起底栖硅藻老化脱落,过晚会引起饵料供应不足,以采苗前一个月培养为较佳时间。培养时光照宜弱,以1000lux左右为最适,日光照时间不宜过长,以4~8h为最佳,以附片密度在5000个/mm2以上为宜。   5、采苗及培育技术   采苗是鲍苗培育的基础环节,关键是把握好采苗密度。据试验结果:以每平方米水面投放5~7万个幼体为最佳布苗量,布苗后水温不低于20℃,及时“赶苗”以求附苗均匀、提高出苗量。稚鲍培育水温以17~19℃最佳,及时施肥繁殖底栖硅藻是加大剥离规格,提高稚幼鲍成活率的关键。   6、剥离技术   适时选择剥离时间是提高稚幼鲍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稚鲍培育的同时应重视底栖硅藻的持续培养,底栖硅藻富裕时可以推迟剥离日期,以加大稚鲍的剥离规格:饵料短缺,壳长达到3mm以上时应及早剥离。试验证明:如果饵料不足不但能影响稚鲍的生长,还影响稚鲍体质,体质弱的稚鲍剥离时易受伤且对剥离后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剥离方法用酒精或喷洒食用黄酒均为较佳方案。   7、鲍养殖技术   “良种”实施“良法”是鲍养殖的关键技术,应选择水质条件好,流大畅通,大型藻类丰富的海域作为鲍养殖海区,根据不同地域选择不同养殖模式,形成本地域最佳适养模式。研究证明:在山东沿海可划分为三大区位优势鲍养殖模式:威海、荣成以工厂化养鲍和海上筏式养鲍为较佳养殖模式;烟台、长岛以工厂化养鲍、坑道养鲍和底播增养殖为较佳养殖模式;青岛以海上筏式养鲍、潮间带围池养鲍及潮间带沉箱养鲍为较佳养殖模式。

皱纹盘鲍;日本盘鲍;生物学;杂交育苗;养殖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

李琪;杨成林

2010

中文

S968.315

5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