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生英语水平对英语被动语态结构损耗影响的一项实证研究
外语损耗是外语学习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的标志为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巧损耗会议”。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间,国外众多的语言学家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理论方面,学者从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等各方面研究了语言损耗,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框架和独特的研究途径。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和语言规划提供了新视野。
语言习得不仅包括获得的一面,也包括损耗的一面,要反映语言学习过程的全貌就不但要研究语言习得,而且要研究语言损耗。相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的状况,国内外语损耗研究起步较晚,著作及论文屈指可数。目前为止,倪传斌,钟书能,蔡寒松,杨连瑞等学者主要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实证研究方面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语言损耗进行了研究。在缺乏相应外语输入的汉语环境下,语言损耗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有重大启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高三学生暑期三个月内语言损耗的研究,探讨了在哪些层面发生损耗,外语水平对损耗有何影响,进而指导外语的教与学。
从语言所存在的不同层面来看,外语损耗研究存在语音损耗、词汇损耗和语法(词法和句法)损耗三个基本层面。目前国外的语言损耗研究更多选择损耗显著性更高的词汇损耗研究,而显著性次之的语法损耗研究特别是句法损耗研究则相对比较少。被动语态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都是一个较为常见和复杂的语法项目。英语被动语态对中国学习者一直是个难题,很多学者在二语习得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中国学习者被动语态习得进行研究,而目前为止还没人从语言损耗角度对被动语态习得进行研究。本文以高三学生英语损耗为研究对象,探索三个问题:1)停止学习的暑假三个月期间英语被动语念结构有没有损耗?2)原型被动语念的损耗和非原型被动语态的损耗有没有区别?3)语言水平对被动语态的损耗有没有影响,有何影响?
为了得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在前人对学习语言损耗理论及被动语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凋查近十年高考试题,设计出符合高中学生水平的被动语态测试卷。测试分两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有102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测试,三个月后其中的三十名学生参加第二阶段的测试。SPSS被用来分析对比不同阶段被动语态损耗情况。其中被动语态分为原型被动与非原型被动语态。研究发现:第一,在三个月暑期过后英语被动语态结构发生了损耗,并且语言标记性和频率在损耗中起了很明显的作用。第二,虽然受试者所掌握原型被动语态比非原型被动语态好,但三月后,原型被动语态与非原型被动语态损耗没有明显差别。第三,英语水平与被动语态损耗呈正相关,即英语水平越高,被动语态损耗越高。并且进一步确定,原英语水平与原型被动语念损耗关系呈零相关,与非原型被动语态呈正相关。
语言损耗;被动语态;高中生;英语学习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旭奎
2011
中文
G633.41
74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