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鳍马面鲀的生殖调控与苗种繁育技术
绿鳍马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属于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国外分布日本、朝鲜半岛沿海,而我国主要产于东海、黄海、渤海和台湾沿海,其中东海产量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绿鳍马面鲀的自然资源量衰减,捕捞量减少,达不到一定的渔获量。绿鳍马面鲀属于名贵海水鱼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渔业保护和增殖的需要,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繁殖条件的具备,绿鳍马面鲀人工繁殖具有了可行性。本文对绿鳍马面鲀的生殖调控和苗种繁育进行了研究,为绿鳍马面鲀的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1.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苏木精一伊红染色(H.E染色)对绿鳍马面鲀的卵巢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描述了部分时期的卵巢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的卵巢发育可以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从2时相到5时相发育不同步;产卵类型为非同步发育分批产卵型;精巢由生精部和贮精囊组成,生精部为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生产实践表明,渤海区绿鳍马面纯可能由于水温的原因产卵期要比东海区的晚一个月为,产卵时间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
2.驯化的野生绿鳍马面鲀作为亲鱼,人工采卵、半干法授精获得发育同步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1.0±0.5℃,盐度32~33,pH7.8~8.2,微充气。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下对绿鳍马面鲀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使用CCD图像传感器拍照,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绿鳍马面鲀受精卵为圆球形粘性端黄卵,卵膜厚、网纹密布,卵子直径0.607±0.03mm(0.59~0.63mm,n=37),卵黄均匀透明;发育早期有多个大小差异极大油球(18~83个,n=37),但所有油球在孵化之前合并成为1个大的油球。其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脱膜孵化期共9个时期。在水温21.0±0.5℃,盐度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0h完成孵化;推算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约为11.736℃,有效积温为463.2℃·h。论文讨论了绿鳍马面鲀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值,并对常见的几种粘性卵鱼类的产卵习性和孵化条件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苗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对绿鳍马面鲀的早期生活史和苗种人工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使用绿鳍马面鲀亲鱼为经人工驯化的野生成鱼,经营养强化和人工生殖调控后形成自然产卵。使用经沙滤的自然海水培育,前期仔鱼培育水温为21~22℃,之后缓慢升高至24~25℃,适量充气,培育光照1000~20001x。仔鱼转入培育池后即向水体中加一定量小球藻,3dph投喂牡蛎幼体作为开口饵料,8dph开始投喂轮虫,19dph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32dph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60dph左右可开始投喂新鲜贝肉、乌贼肉。描述了仔、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并测定生长参数。绿鳍马面鲀早期生活史如下:0~2dph为卵黄囊仔鱼,营内源性营养;3dph开口摄食,7dph出现鳔器官,3~18dph为前弯曲期仔鱼;19dph脊索末端向上弯曲,19~24dph为弯曲期仔鱼,25dph尾鳍健全,25~39dph为后弯曲期仔鱼;40dph各鳍的鳍条发育健全,全身被鳞,进入稚鱼期。本研究还描述了在仔稚鱼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分布及形态变化、吻部、背鳍棘、腰带骨+腹鳍和尾部的发育、变化过程,纪录了眼径、下颌长等特征的发育变化。对仔稚鱼的生长特性、摄食习性、器官发育和培育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高仔鱼培育成活率的技术方法。
绿鳍马面鲀;卵巢发育;胚胎发育;苗种繁育;生殖调控;半干法授精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
温海深
2011
中文
S965.399;S961.2
71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