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译者主体性研究
鉴于法律文本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法律翻译者一直被人们认为仅是立法者和守法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几乎处于隐身地位,然而,虽然译者在法律翻译中享有的创造性和自由较小,但译者在法律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运用对翻译活动具有较强阐释力的关联理论,探讨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关联理论是由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后被格特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关联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种涉及人的大脑机制的语际问的明示一推理阐释活动,所涉及到的语境假设、处理努力、语境效果、最佳关联等概念突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述法律译者认知法律原文,寻找并传递最佳关联的过程,以此证明法律译者在翻译中是不容忽视的,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成功完成交际。
通过分析研究,本文一方面丰富了法律翻译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重新认识法律翻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性的完成法律翻译任务有重大的意义。
最佳关联;法律文本翻译;译者主体性;推理阐释;语境假设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赵德玉
2011
中文
I046;D90-055
62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