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斋式翻译”到“舞台式翻译”:在目的论视角下分析《李尔王》两个汉译本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的戏剧不受规律束缚,突破悲、喜剧界限,着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他的戏剧因主题的广泛性、普适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而广为传播。莎剧在中国的传播则是另一番情形。
早在1853年,陈逢衡所著的《英咭唎紀略》中首次提到了“莎士比亚”的名字。1904年,林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姐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自此莎剧开始被国人所熟知。1921年田汉首次翻译了全本《哈姆雷特》,此前仅限于片段翻译。1930年至1967年梁实秋独自完成全部莎剧的翻译工作,1947年朱生豪首次采用白话文翻译的莎剧出版。至今中国现存较多莎剧汉译本。此外,莎剧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得益于国人的改编和舞台演出。中国学者把中国莎剧改编分为三个时期:尝试期、成熟期和深入期。民国初年,王国仁将《哈姆雷特》改编为川剧上演,开创了中国戏剧编演莎剧的先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莎剧被多次改编成中国传统戏曲演出。迄今为止,已有21个中国戏曲剧种将26部莎剧搬上中国戏剧舞台。这些采用中国传统戏曲改编莎剧的现象非常值得研究。
戏剧的生命不仅在于剧本的对外翻译,还在于舞台演出。而就戏剧脚本而言,其生命在于舞台。莎剧不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不少作品还被二次翻译(改编)后搬上舞台。本文将莎剧纯文本汉译定义为“书斋式翻译”,将莎剧改编成包括地方戏曲在内的中国戏曲脚本定义为“舞台式翻译”。这两种翻译都有利于莎剧的传播,但两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本文选取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两个汉译本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目的论视角下两个汉译本在翻译风格、语言运用和措词等方面的差异。戏剧的生命在于舞台,而“书斋式翻译”属于纯文学性质,此种翻译方式固然能帮助读者了解戏剧,却无法生动鲜活地展现戏剧的精神特质。“舞台式翻译”要尽量缩小与“书斋式翻译”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传递戏剧的精神特质。作者提出,为了让莎剧在目的语文化中更好地再现其宣教和审美功能,有必要进行由剧本译者、导演和演员共同组成翻译主体的“合作式翻译”,从而尽量缩小从“书斋译本”到“舞台译本”的距离。
书斋式翻译;舞台式翻译;《李尔王》;翻译目的论;戏剧文学;目的语文化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任东升
2011
中文
I046;H059
78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