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7337

论行政合同救济制度构建

聂少宁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行政合同制度形成于19世纪末——国家强制行政充斥生活这样的时代背景,为缓和政府行为强制性,最终将行政合同引入到行政行为的体系。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规范,但在我国,这种制度是不完善的,尤其是救济制度的欠缺,行政合同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使行政合同发展迟迟没有实现突破。我们应该在分析国情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对行政合同救济制度进行改造。   文章主要是遵循了以下写作思路,即以行政合同的独特性为中心,通过分析现有行政合同争议的主要情形,将行政合同纠纷分为权力介入型和非权力介入型两种不同类型,再由不同类型研究不同救济方式,最终合理解决冲突。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学界关于行政合同的定义及相关特征表述,将特征即行政性和合意性作为重点,以为解决后面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打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解决行政合同争议救济问题所依存的理论基础,这里介绍的是平衡论,在结合权力分解性的相关理论分析分析控权论和管理论不足之后,着重分析了平衡论的现代合理性,其强调通过激励和制约机制相互作用,实现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动态平衡;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行政合同的运行状况和救济制度运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存在空白.救济制度结构缺乏现代性等层面;第四部分则重点介绍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制度,主要的制度特色及制度特色存在的背景分析,比照我国救济制度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着重将特点进行了理顺以资借鉴;第五部分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对我国救济制度的反思,提出的对行政合同救济制度加以完善的建议,主要包括对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的单一结构向双向结构的改变,基于行政合同合意性而将调解制度的引入,仲裁制度的思考等,将现有制度加以完善,从而更好地解决行政合同救济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立足于行政合同特性,首先以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作为标准,对行政合同争议进行了分类,其次以平衡论和合意性为基础,提出对行政诉讼、复议制度进行模式改造从而完善行政合同救济制度。

行政合同争议;法律救济制度;立法完善;调解制度;仲裁制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法学

刘远征

2011

中文

D922.11;D923.6

30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