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治理的我国围填海政策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围填海高潮。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围海晒盐,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加速了岸滩的促淤;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围填海农业用地,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使大面积的近岸滩涂消失;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的围填海养殖,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缩,许多地方加快了向海洋要地的步伐,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围填海高潮,主要用于工程用地、城市建设、交通用地等。虽然围填海使土地资源有所增加,带动了部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围填海长期采用粗放型的围填方式,部分沿海地区过度开发,盲目围填,再加上缺乏对围填海工程的评估、监管以及规范化管理等,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影响着海洋功能的发挥,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缓解围填海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导围填海走向科学、合理发展的道路,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出台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避免围填海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在强大的利益诱惑下,这些政策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围填海的环境问题及政策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围填海政策演变的系统梳理,发现海洋环境治理下,围填海政策在制定及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正是由于围填海政策自身的不完善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才使得一系列的围填海政策没有对围填海引发的环境问题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具体从围填海政策自身、围填海政策相关方以及围填海政策的执行环境三个方面对政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首先,要想更好的规范围填海发展,单靠海域使用法或环境保护法里面相应的粗略规定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围填海的专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使围填海的发展有自己的细则可循,保证围填海政策的针对性,与此同时也提高围填海政策操作的可行性;其次,要重视围填海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重视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社会大众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转变围填海利益相关方只求经济利益的单一价值观;再次,围填海政策的有效实施还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健全相关制度等等。此外,文章强调政策的预防性作用,认为一旦进入环境的损失赔偿阶段,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因此要通过政策体系的完善,尽可能预防围填海过程中海洋环境的严重恶化。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式,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有关围填海的资料,为相关问题的论证提供了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对围填海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发展有所帮助,对缓解围填海的环境问题有所启发,从而为实现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为和谐海洋的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海洋环境;环境治理;围填海政策;规范化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行政管理
娄成武
2011
中文
X321
5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