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ST”分析范式的辽宁省住房保障水平研究
住房市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它对扩大内需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住房市场商品化程度逐步深化,住房市场出现房价过高、居民负担重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致使住房难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而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正是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省份,随着世界技术革新、煤炭等自然资源的枯竭,省内有大量下岗人员,居民收入不高。在现行房价压力下,居民住房负担巨大,因此有必要研究辽宁省的住房保障问题。住房保障由政府主导,它的实施效果不能脱离实际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PEST”分析范式为立足点,将辽宁省住房保障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分析在当前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政策有效性(T)四个宏观环境影响因素下,辽宁省住房保障水平情况。从政治因素(P)来看,辽宁省住房保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通过房价收入比、住房供需矛盾等经济因素(E)的分析,反映出辽宁省住房保障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等问题。而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惯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S)说明了辽宁省住房保障需求未来缺口大的问题。政策有效性因素(T),折射出住房保障甄别资格的能力差,这一政策缺陷导致了道德风险问题出现,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分析辽宁省内各城市住房保障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结合“PEST”分析中对辽宁省住房保障差异性有显著影响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建立了住房保障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内各市住房保障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各个城市住房保障水平综合主成分分值与排序。并进一步应用聚类法分析法对辽宁省住房保障水平进行内部区划,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区划合理性验证,区划结果为大连与沈阳两市为第一区域,盘锦、阜新、本溪三市为第三区域,其余城市为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住房保障水平最低,保障水平逐级递增。
对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住房保障经验进行了总结。总结出了这些国家的一般性的经验,以及一些国家的特殊成功经验。借鉴住房保障国际经验与辽宁省住房保障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可以在辽宁省住房保障过程中实施的对策。在国家层面上,应从增强法律效率、提高供给能力、提高政策甄别有效性三个方面,来构建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在社会层面上,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社会部门参与住房保障管理,为辽宁省住房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运行环境。在个人层面上,倡导改变“重买轻租”的个人住房消费观念,引入“全税制”的租房方式,提高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共同实施有效措施以逐步提高辽宁省住房保障水平。
住房保障;住房市场;房地产行业;供需矛盾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劳动经济学
赵领娣
2011
中文
F299.233
76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