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淋巴系统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
在医学显影诊断治疗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通过在恒定的外磁场下,用一定的射频磁场轰击自旋原子,使其激发后又返回基态,期间产生弛豫现象,并收集整理为磁共振信号。为了增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信号对比度,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及疾病检出率,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磁共振造影剂(MRI contrast agent)来协助磁共振成像诊断。随着关于其研究的迅速崛起及发展,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溶解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这些特点成为造影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分别以高分子多糖右旋糖酐40(Dextran40)和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为载体,目的为合成具有较高磁共振信号强度的淋巴系统靶向性高分子造影剂。在以右旋糖酐为载体的化学合成实验中采用两种方法合成造影剂Dextran—DTPA-Gd,其中方法一是以右旋糖酐和DTPA的二酐为原料,DMAP为催化剂,方法二是以右旋糖酐和DTPA为原料,采用DMAP及EDC·HCI为联合催化剂,通过比较产物的水溶性及Gd含量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包括Dextran与DTPA的比例为1:1.5,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和48 h,最终得到了钆含量为16.1%、水溶性好的高分子造影剂;通过FTIR、粒度分析表征了Dextran—DTPA-Gd的结构及其分子粒径大小(分布范围为100~150 nm,平均值为130 nm),并运用于体内淋巴系统靶向性实验。在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的化学合成实验中采用两种方法合成造影剂Algin-DTPA-Gd,方法一先酸化海藻酸钠为海藻酸,在DMAP的催化作用下与DTPA的二酐缩合,方法二中将海藻酸钠转化为海藻酸丙酯,在DMT-MM的催化作用下与DTPA缩合;通过调节溶液的pH,方法二得到的产物Algin-DTPA—Gd具有钆含量高(15.6%)、水溶性好、pH较低(pH<3)的特点;通过FTIR、粒度分析表征了Algin-DTPA-Gd的结构及其分子粒径大小(分布范围为38~135 nm,平均值为108 nm)。
体内淋巴系统靶向性实验中选用健康的成年雌性新西兰兔,先经3D FastTOF-SPGR CE-MRA序列平扫,并分别于兔1右脚及左脚皮内穿刺注射合成的高分子造影剂Dextran-DTPA—Gd(0.4 mL,3.96 mmol/L)以及阳性对照试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Magnevist,0.4 mL,0.50 mol/L),两者注射时间相隔约30 min。对于兔2,于其左脚及右脚同时注射Dextran—DTPA-Gd(0.4 mL,3.96 mmol/L),两次实验注射造影剂完成后均在10、20、25、30、35、40、45、50、55 min、1、4及24 h进行3D增强扫描。实验结果中对比了兔1中Dextran-DTPA-Gd及钆喷酸葡胺注射液(Magnevist)腿部磁共振成像效果,测量不同时间下胭窝淋巴系统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信号增强率(E%),绘制了淋巴系统的信号增强率-时间曲线;同时对比了兔1与兔2的腿部磁共振成像图。最终实验结果证明Dextran—DTPA-Gd具有明显的淋巴系统选择性,比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最高值为98.3%)具有更高的信号增强率(最高值为314.1%),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右旋糖酐;海藻酸钠;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淋巴系统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制药工程
江涛
2011
中文
R981.1
65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