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6822

《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与巫术思维

孔祥玉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搜神记》的成书背景是个信仰驳杂思想丰富的时代,佛道、鬼神、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交融在民众信仰中,而中国的古老巫术思维又如影随形于这整个民众信仰体系中。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切入《搜神记》,研究其民众信仰与其民众信仰中所包含的巫术思维,是本文论题。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巫术在中国占据本土化地位。中国巫术最特色的一点是万物有灵观念与阴阳五行观念、天人感应观念的糅融。三者的融合构成了中国式巫术思维的基础,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最深刻的本土巫术观念。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几千年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同时受到巫术思维的浸染,致使这些巫术思维贯注于包含有识阶层在内的广大民众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巫术的神秘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搜神记》中所展现的四种民众信仰,其性质是带有宗教性的巫术信仰。巫术信仰的根本是神灵崇拜,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崇拜活动之一。构成整个民众信仰中的神灵体系又与原始思维和后世人为宗教,如佛教道教等有很密切的关系。   道教深具中国本土巫教性质,是中国人的民族宗教,重视现世利益,其信仰的目的在于希求长生。神仙老而不死,构成了道教性质的巫术神灵体系。法术运用是道教神仙的超自然力显示方式,服食方术是成仙的法门,二者与巫术一脉相承。佛教移植中土,化装成道术获得中国人的认同感,以融合儒家亲孝观念的因果思想和关注生死的轮回观念深入民心,以此融入中国巫术信仰体系。以上都在《搜神记》及其创作背景中有所体现。   鬼神信仰是中国的最古老的信仰。本文为便于分析,将《搜神记》鬼神信仰的神灵体系界定在人的魂魄,分析《搜神记》中关于死后世界构想的例子。对死亡的关注反映出鬼神信仰的现实性。将古老的鬼神信仰中的纯巫术信仰开列出来,即基于万物有灵并排除了宗教性质和作用的原始巫术,主要例举其基于万物有灵论的神灵体系,考察巫师原始的通神疗病功能在《搜神记》中的体现。   第三部分以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的构成巫术的巫师、仪式和表征三要素理论为依托,分析《搜神记》四种民众信仰都具有三要素的特征,进一步证明《搜神记》民众信仰带有的巫术性。关于巫师,弗雷泽认为他们是“掌握了宇宙机器运转奥秘发条的人”,所以除了纯巫术信仰中的巫觋,道教信仰中的神仙、道士、医祝、占卜人员、阴阳五行家,佛教信仰中的神僧、胡人,鬼神信仰中的人神等等都可划入巫师范围。关于仪式,各种巫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的巫术行动连接想象,并把想象认为成真实。《搜神记》民众信仰的主要仪式有道教符术与占候术、佛教咒术、淫祀等,其中有用于特定场合规定好的特定仪式,也有日常化仪式。关于表征,是仪式制造的效果。抽象的非个体表征即巫术的法则,具象的非个体表征是巫物,个体表征是人格化神灵、死者灵魂精怪等,通过这三方面分别分析《搜神记》中的巫术表征。   本文的结论是,《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无一不用巫术思维进行运作和维持。没有巫术思维的支持,民众信仰将无一存在。  

《搜神记》;文化人类学;巫术思维;民众信仰;鬼神信仰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李扬

2011

中文

I276.5

6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