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游非优区认定与开发研究
旅游非优区是指相对周围旅游业发达地区来讲,由于一系列原因(资源、交通、市场、经济、政策等)造成本区域内旅游业相对落后,开发具有相对难度的特定区域,其形成具有自然因素同时又包含人为因素。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心理需求日趋多样化,新的旅游方式不断产生,以往较成熟的旅游景点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现有的多元需求,这促使我们必须转换观念,加强对旅游非优区的重视,因地制宜地不断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面旅游者差异化的需求,促使未来旅游业向专题化和精致化发展。
本文应用旅游学、管理学、统计学及其它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对目前我国旅游非优区的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合理定义旅游非优区概念,划分其类型、总结其特点,界定其范畴,探索其发展规律与运作机制,构建相对全面的旅游非优区理论基础,并以河北省为例,运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对河北省旅游非优区范围进行定量认定,最后以河北省衡水市旅游非优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讨论衡水市旅游非优区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适合其旅游非优区发展的开发步骤,从而促使衡水市旅游非优区向旅游优区的转型。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论文在总结“旅游非优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非优区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其中包括“旅游非优区”及其特殊类型的概念、旅游屏蔽度的概念、旅游非优区特点、旅游地开发的一般规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营销模式等。
(2)构建河北省旅游优区与非优区判定指标体系和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省旅游优区与非优区进行等级划分,并依据得出的结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进行空间分类,将河北省11地市按旅游发展状况分为四类区域,其中石家庄市为旅游绝对优区,唐山市、保定市和秦皇岛市、承德市为旅游相对优区;张家口市、邯郸市、沧州市和邢台市为旅游相对优区;廊坊市和衡水市为旅游绝对非优区。
(3)以衡水旅游非优区为例,对衡水旅游非优区开发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培育吸引因素,打造旅游精品——构建吸引物综合体,规划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点-线-面”式开发步骤,并对其开发措施进行补充。
旅游非优区;判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旅游资源开发;营销模式;河北衡水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旅游管理
李淑娟
2011
中文
F592.722
79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