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6697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海岛旅游地规划研究

胡宾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专项旅游产品受到大众青睐,逐渐成为近几年的旅游热点。我国海岛旅游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海岛旅游的条件十分优越。但多数海岛生态十分脆弱,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既强调空间研究又考虑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分析海岛旅游地景观的构成要素,生态评价海岛旅游景观,进而对海岛旅游景观进行生态规划和设计,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动态平衡,推动海岛地区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   文章应用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旅游规划的理论,分析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海岛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对海岛旅游地进行分析与评价,合理确定海岛的旅游环境容量,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借助MAPINFO软件对海岛旅游地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并对海岛旅游地进行功能分区,进而对海岛旅游地进行斑廊基系统的空间格局规划,构建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海岛旅游地规划模式。同时以浙江省岱山县为例,采用定量和图件的方法对岱山县的旅游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验证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下的海岛旅游地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文章首先对海岛县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归类、总结,认为海岛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等级较高;通过分析近几年统计数据,得出中国海岛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矛盾;通过分析海岛县各项旅游规划,认为海岛县缺少生态性的旅游专项规划。文章在构建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海岛旅游地规划的操作模式中,首先确定了海岛旅游地规划的范围,然后确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两大目标;通过对我国海岛县旅游客源市场和可进入性分析,认为我国海岛客源市场较为广阔,但可进入性较差,是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将海岛旅游景观分为自然旅游景观、硬质旅游景观(人造旅游景观)和软质旅游景观(文化旅游景观),对海岛旅游地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海岛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中,确定了从旅游地生态系统环境容量、旅游地空间环境容量、旅游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旅游地经济环境容量、旅游地社会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测量的方法;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两大部分,确定了海岛旅游地景观本底调查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海岛旅游地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以及海岛旅游地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确定了海岛旅游地的景观功能分区。在从旅游学角度和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海岛旅游地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文章从整体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对海岛旅游地基质、斑块、廊道规划的方法。在对海岛旅游地整体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四种空间格局规划模式;通过对海岛旅游地基质规划设计,构建海岛旅游地独具特色的整体旅游形象;对海岛旅游地斑块的规划,主要包括对斑块的大小、类型、形状、数量和位置等要素的调整和优化;海岛旅游地廊道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区外廊道的规划和区内廊道的规划两个方面。   在对岱山县进行案例分析中,首先对岱山县社会发展现状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在确定了岱山县旅游规划的目标和范围的基础上,文章首先从旅游学角度对岱山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岱山县区位和旅游客源市场,认为岱山旅游区位较好,客源市场广阔,但可进入性有待改善;通过对岱山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个方面的分析与评价,认为岱山旅游景观品位高,可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通过从空间环境容量、经济环境容量等角度分析岱山旅游容量,测算出岱山旅游环境容量较小,水资源成为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景观生态学对岱山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首先从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特征、土壤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动植物特征等六个方面对岱山进行了景观本地调查分析;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和交通体系的分析,确定了岱山县景观空间格局,得出岱山主要是以丘陵为主体的基质环境,以林地、荒地和耕地为主体的斑块体系,以城乡道路、海运航道为主的廊道体系;通过岱山地势和坡度条件、水资源保护条件和农田保护条件的分析,分析了岱山的景观生态适宜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岱山的生态适宜性分区和景观功能分区,将岱山景观功能分为生态城镇功能区、生态工农业功能区、生态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及生态旅游功能区五类。最后,对岱山旅游斑一廊一基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海岛旅游地;旅游规划;生态规划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旅游管理

陈娟

2011

中文

F590.7

10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