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
本研究区域为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包括黄河口与莱州湾典型潮间带区域,西起滨州漳卫新河,东至烟台屺姆岛,于2009年5月6日~29日和2009年10月12日~11月28日分别进行春季和秋季野外采样调查,对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群落结构,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类型、种类、数量与分布特征,并采用香农-威纳指数、种类均匀度指数和种类的丰富度指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探讨了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测量了潮间带底栖生物体的质量。在每个调查剖面选取中潮带部位样品进行生物体残毒分析(生物体数量不足时,不进行生物体残毒样品取样),评价潮间带底栖生物体质量。生物体残毒分析要素为:石油类、总汞、铅、镉、砷等。最后将本次调查海域与以前该海域和其他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历史资料相比较,以了解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发生的变化。
本次研究共采到大型底栖生物161种,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构成了生物种类的绝大部分。其中软体动物门62种,占总种数的38.51%;环节动物门48种,占总种数的29.81%;节肢动物门38种,占总种数的23.60%;其它类13种,占总种数的8.07%。就生物种类数而言,底栖生物在秋季远高于春季。整个调查区域春季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1.28g/m2到9238.32g/m2,平均值为601.54g/m2;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24.00ind/m2到20968.00ind/m2,平均值为1843.16ind/m2。秋季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72g/m2到3444.80g/m2,平均值为586.53g/m2;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16.00ind/m2到7056.00ind/m2,平均值为1527.33ind/m2。春季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秋季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为:低潮带>高潮带>中潮带。与历史资料对比,本次调查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与九十年代初的值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与黄海及胶州湾海域比较,本次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较高。本次调查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变化。调查区域在两个季节出现的优势种虽有差别,但相差不大,春、秋季相同优势种为6种。在春秋两季出现的常见种存在一定的季节更替现象。
黄河三角洲区域底栖生物体内重金属As、Hg及石油等污染元素在春、秋两季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洋生物一类标准;各站位Pb的平均含量在春季恰好为一类标准值,在秋季时远超过海洋生物一类标准;Cd在春、秋季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海洋生物一类标准。
对本调查区域物种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在春季时,其生物多样性指数由高潮带向低潮带呈现逐渐递增趋势;在秋季时,中潮带生物多样性指数>低潮带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潮带多样性指数。本次调查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关。
黄河三角洲;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栖息密度;物种群落;多样性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物工程
唐学玺
2011
中文
Q178.511;Q179.4
83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