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926464

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研究

胡亚楠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社会流动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国内外研究者一直青睐的对象,也是各个国家理论关注的热点。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社会流动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发展速度也日渐加快。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由于政治因素,社会政策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极不稳定。如此的制度、政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流动。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至今,青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呈快速发展状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社会流动加剧,这其中不乏农村女性社会流动。本文选择农村女性社会流动作为研究课题,不仅因为农村女性是社会流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重要的是这个弱势群体目前的处境令人担忧。农村女性利用多种方式试图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由于文化素质和环境背景等影响,她们中很多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实质性的改变。   本文以青岛社会流动的实地调查为背景,以社会流动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流动和女性社会流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状况进行初步探索,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有六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其研究意义,其次探讨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的概念,最后指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研究假设并梳理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青岛社会流动背景。青岛社会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流动呈现出明显的社会转型特点,分别从社会急剧变革、城市化发展水平、发达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这四个方面阐述。第三部分,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状况研究。分别从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问卷调查分析、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的路径选择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分析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背景、处于流动中的农村女性其自然特征、流动方向、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这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对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主要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探讨。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化政策、户籍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土地承包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性别规范这七个方面。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社会流动意识、个体的婚姻家庭状况、个体的社会关系这三个方面。第五部分,探讨青岛农村女性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制度性问题、直接利益性问题、连带性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六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的对策导向和建议。

社会流动;农村女性;城镇化发展;社会地位;问卷调查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社会学

庞玉珍

2011

中文

C913.68;F323.6

66

2011-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