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近年来,政府绩效审计在全国许多审计机关得到了有益尝试。国外政府绩效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不能照搬西方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必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相适应。
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贯穿始终,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资料(数据)搜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阐述绩效审计的“内涵及目标、新公共管理理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一般理论,对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受托经济责任学说是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前提,新公共管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发展的政治动力。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涵盖了“专项绩效资金、政府管理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评价、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五大类指标。应用于实践中的绩效审计方法列举了“审阅、观察、调查、访谈”等九种方法。通过例举先进地区绩效审计现状和介绍目前农村地区绩效审计滞后的现状,分析我国目前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绩效审计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英国和美国绩效审计发展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切实开展绩效审计的启示。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解决我国政府绩效问题的具体思路,明确提出优化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策略:一是强化社会的民主、廉政、监督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健全法规体系,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三是转变政府审计模式,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四是灵活运用审计技术与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五是提升绩效审计的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六是加大对审计结果的公告。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通过改革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经济体制和法规制度在不断的调整改革过程中,这种环境决定了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努力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以促进政府部门强化职责,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本文对于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希望能对该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政府绩效审计;专项绩效资金;实证分析;新公共管理;法规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公共管理
杨林
2009
中文
F239.42;F239.2
201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