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胶植物肠溶空心硬胶囊制备技术
褐藻胶是从褐藻类的海带、巨藻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是由1、4-聚-β-D-甘露糖醛酸和α-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一种线型聚合物。褐藻胶一般以海藻酸的钠盐形式存在,海藻酸钠是一价水溶性海藻酸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当水合的海藻酸盐与少量钙离子作用时,会大大增加溶液的粘度,提高成膜性能,适合于制备肠溶胶囊。
肠溶胶囊一般分为软、硬胶囊两种形式。肠溶软胶囊目前普遍采用褐藻胶为原料,相应工艺制备技术较为成熟;而目前上市的肠溶空心硬胶囊均为明胶胶囊外包肠溶衣制成,但是由于明胶的特殊性质(吸水性强,保质期短等),这种传统的包衣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或是影响其中的药物性质,或是影响整体胶囊的稳定性。以褐藻胶为原料制备肠溶硬胶囊,既充分利用了褐藻资源,同时又扩大了肠溶胶囊产品的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满足特定人群如伊斯兰民族的特殊要求,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研究明胶空心硬胶囊制备工艺、褐藻胶的流变学特性和褐藻胶的成膜性的基础上,利用褐藻胶和金属阳离子的交联作用制备出褐藻胶肠溶空心硬胶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明胶空心硬胶囊最佳制备工艺
通过正交实验,以成囊性指标,确定胶液、溶胶和干燥的条件,明胶空心硬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胶液浓度30%,CMC含量0.2%,溶胶温度65℃,溶胶时间70min,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60min。制备出的胶囊成囊性优秀、在水溶液中的崩解时间为2.51±0.12min,在酸溶液中的崩解时间为2.144±0.2min,干燥失重为14.24±1.3%,灼烧残渣为1.24±0.33%,完全符合国标和药典对明胶硬胶囊胶囊的要求。
2.低粘度褐藻胶的流变学性质和成膜性的研究
静态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超低粘度褐藻胶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溶液的粘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剪切力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浓度为14%以下的褐藻胶溶液不具有触变性:温度对褐藻胶溶液的粘度影响比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逐渐下降,但是在低温下不成凝胶;与Arrhenius模型有较好的相关性。
动态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褐藻胶溶具有粘弹性,在低频率区域体系以粘性为主,高频率区域体系以弹性为主;超低粘度褐藻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并随着胶液浓度的增加,成膜性增强。胶液浓度太小低于4%时,无法成膜,最适成膜区间为8%-12%;
褐藻胶膜的力学性能为刚性较大而柔性较差,拉伸强度在28MPa以上,而断裂伸展率为10%-37%。由于褐藻胶膜致密的结构使得其阻气性、阻油性和租水性较高,水蒸气透过率在0.16g.mm/m2.h.kPa左右,水滴渗透时间在800min以上,空气透过系数在7.2cm3.cm/c㎡.s.kPa以下,透油系数在0.02g·mm/㎡·d以下。且胶膜的透光率在85%以上,感官性能良好。超低粘度褐藻胶膜的这些性质使得其成为肠溶硬胶囊的理想壁材。
3.褐藻胶植物肠溶硬胶囊的制备工艺
参照明胶硬胶囊的生产工艺及褐藻多糖钙化性质确定褐藻多糖肠溶缓释硬胶囊生产工艺为溶胶、制胚、钙化、干燥、拔壳等。
选用8cp褐藻胶作为原料胶,通过正交实验,以成囊性指标,确定胶液和干燥的条件,褐藻胶植物肠溶硬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胶液浓度12%,甘油含量3%,CaCl2浓度2%,胶囊含水量为15%。制备出的胶囊在人工胃液中浸泡2小时均无裂缝或崩解现象,在人工肠液中崩解时限为43±1 min,完全符合药典对肠溶胶囊的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高昕
2010
中文
TQ460.6
2011-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