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182860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研究

孙秋梅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10年时间,后勤运行效率、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从目前全国情况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与改革模式认识不清,重新恢复到原有的行政后勤模式,背离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   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谈起,试图找出适合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模式。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的高校后勤资产剥离困难、高校对后勤实体行政干预严重、高校后勤实体缺乏独立的“造血”功能、高校后勤资金紧缺、高校后勤职工对改革态度消极等问题,本文分析发达国家后勤管理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企业化管理手段、国家提供优惠政策、大学生主体参与等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对以河北大学、苏州大学为典型的独立实体发展模式和以上海大学为典型的集团联合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选择原则和适用条件,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实现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做了深入探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学校的稳定,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综合考虑我国高校后勤发展及改革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采取学校控股、职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更加符合目前高校的实际需要及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考虑采用完全民营化的股份制公司发展模式,或通过采取集团联合发展模式实现高校后勤跨地区、跨学校的区域性、集团化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姜忠辉

2009

中文

G647

2011-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