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3949

虾夷扇贝分子遗传学研究

徐科凤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1.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虾夷扇贝引入中国已有20年的历史。其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是否降低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对3个中国养殖群体和2个日本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位点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为5.7和7.9,平均期待杂合度分别为0.582和0.671。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是由于近20年的隔离及遗传漂变。Fst指数表明五个群体存在显著遗传差异。通过对群体间等位基因分布的成对比较,也可发现群体间存在遗传差异。根据遗传距离绘制的Neighor-joining聚类树将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清晰的归为两大类。本研究得到的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信息,为虾夷扇贝种质保护及选择育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数据。 2.虾夷扇贝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利用AFLP和SSR两种标记技术结合拟测交策略,初步构建了虾夷扇贝雌、雄性遗传连锁图谱。32对AFLP引物组合共得到413个1:1分离标记(209个来自母本,204个来自父本)。6个微卫星位点中,有4个在亲本中呈现多态性。其中2个位点为母本分离标记,其余2个位点为两亲本共有的分离标记。雌性图谱包括2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2198.8cM;雄性图谱包括2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2137.6cM。图谱中的AFLP标记分布较均匀,标记间平均间隔为14.7-15.6cM。母本和亲本的图谱覆盖率均为77.9%。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虾夷扇贝的遗传图谱,为其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虾夷扇贝高密度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框架。 3.微卫星标记的遗传模式及其在家系鉴定中的应用 本研究利用虾夷扇贝4个控制交尾家系,检测了7个微卫星标记在家系幼虫中的遗传模式,同时探讨了这些标记在虾夷扇贝家系鉴定中的可行性。研究表明,7个微卫星标记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未发现有位点存在性别遗传选择性,各亲本的配子之间受精亦无明显选择性。2个位点在2个家系中存在无效等位基因,显示在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分析之前,进行遗传模式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计算遗传距离时无效等位基因被视为纯合子,但来自四个家系的子代在neighbor-joining软件中依然被准确识别。此结果证明,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扇贝幼虫的亲子鉴定,故亦可以应用于调查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的有效亲本数量。 4.虾夷扇贝线粒体的遗传模式 到目前为止,双壳贝类线粒体遗传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贻贝。本研究通过10组虾夷扇贝幼虫家系,应用DGGE方法对线粒体一段非编码区(NcR2)的遗传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家系的幼虫后代仅检测到母本的单倍型,表明虾夷扇贝线粒体为母系遗传。 5.基于线粒体全序列的扇贝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后生动物线粒体通常包括37个基因。这些基因含有系统发生及进化的重要信息。本研究测得了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分析了其基因组成和基因组排列,以衡量两组基因组序列在系统分生分析中的价值。栉孔扇贝线粒体全长为21695bp,华贵栉孔扇贝为17693bp。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都包含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缺少Atp8基因。这些特征与已报道的其他双壳贝类的线粒体相同。在栉孔扇贝存在一段长非编码区序列。在GenBank已有的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四种扇贝的蛋白质基因排列顺序。结果表明四种扇贝蛋白质编码基因排列顺序很相似。通过对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对四种扇贝建立了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树,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亲缘关系较近。

虾夷扇贝;分子遗传学;遗传多样性;虾夷扇贝养殖群体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水产养殖

李琪

2009

中文

Q173;S968.3

84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