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城市化的加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已成为人类的主要居住地。经济发展与城市污染具有什么关系?目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比较认同的是倒U型库滋涅茨曲线。人类的理想居所是什么样子?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通过对城市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尤其是对近年来城市问题和危机的长期反思,城市承载力存在极限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生态城市成为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住区成为人们的理想居所。
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生态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环境3方面的要求和目标逐步明确,国内外也建成了一批特色各异的生态城市,我国大批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争创“生态市”。
本文第1-2章主要论述了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重要的任务还是建设。因此,生态城市建设除了要在老城区的维护整治上下功夫外,还应在新城区的建设上用力气。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城区建设的重要渠道,本身就应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理念。
本文第3-5章从如何推进城中村改造入手,指出“政府主导、村民自愿、开发商参与”的模式是当前最优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之后,着重论述了城中村改造中和改造前后各个时期的生态保护,并给出了应采取的相关主要措施,使城中村在改造中通过建设生态住区,改善生态环境,弥补生态欠账。同时兼顾改造前后的生态保护,在改造前控制污染,在改造后加强城市管理、.物业管理,保持区域生态的持续化、长久化。
通过生态环境的控制、改善和保持,降低生态印迹,促使环境库滋涅茨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由于城中村的本质是利益问题,改造的过程是各主体利益调整的过程,因此,要使城中村改造能够遵循本文的思路建设成为生态住区,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和角色地位,加强对开发商和村民的协调调度,统筹制订村庄改造方案,加强过程监管,确保城中村改造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
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还要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
本文第6章结合笔者调研的重点区-青岛市李沧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和生态住区的建设标准,从基础性、社会性、经济性、环境性4个方面整理设计了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指标体系。
同时,提出了该区基于生态城市建设下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和具体措施建议,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和亲身实践,促使本文研究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改造城中村建设生态住区的生动实践,力求李沧区能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达到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拐点,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城中村改造;控制污染;生态理念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环境规划与管理
张龙军
2009
中文
X321.022
115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