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贝毒的累积、转化、排出过程及预警诊断指标研究
本文选择代表性海产双壳贝类,研究麻痹性贝毒在双壳贝类体内累积、转化、排出规律,建立海产贝类贝毒的预警诊断指标,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和方法。结果如下:
(1)研究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产毒与培养阶段的关系。结果显示细胞毒素含量在对数生长初期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
(2)通过短期投喂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实验,研究了PSP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过程。实验发现PSP毒素能够在栉孔扇贝体内迅速累积但排出速率却较慢,内脏是毒素累积的主要部位,主要含有GTX1和GTX4。肌肉和生殖腺中的毒性很低,而肌肉和生殖腺中主要含有GTX2和GTX3,累积和排出速率均很低。
(3)通过投喂不同密度的毒藻实验,研究了不同毒藻密度与麻痹性贝毒含量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密度组间PSP毒素累积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密度的毒藻对毒素累积有影响,随着毒藻投喂量的增加,毒性大小增加,毒素累积率逐渐降低,停止投喂毒藻后蛤仔体内的毒性迅速下降。在2.0×107cells/d、7.0×107cells/d、1.1×108cells/d和2.0×108cells/d四组实验的排出过程中,对投喂饵料组和饥饿组的比较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ANOVA)得出P<0.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饥饿组的毒性均高于投喂饵料藻组。投喂7.0×107cells/d组累积到第10天的总毒性为82.9μgSTXeq/100g,经过10天的排出过程后,投喂饵料组下降到8.36μgSTXeq/100g,排出速率约为7.45μgSTXeq/100g·d-1。此外,饥饿组排出速率为6.26μgSTXeq/100g·d-1,因此本实验所用菲律宾蛤仔应属于快速排毒者。
(4)实验采用定期投喂以及连续投喂两种方式,比较了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贝类体内累积、转化、排出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不同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影响显著,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麻痹性贝毒在蛤仔体内的累积,且有助于毒素的排出,而不同的投喂方式对麻痹性贝毒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累积也有影响,但不如对蛤仔的影响显著。此外,不同投喂方式也导致了麻痹性贝毒种类存在差异,连续投喂方式下蛤仔体内主要是GTX2,可能主要是由其他种类转化而来,定期投喂方式下主要为GTX1,而扇贝体内GTX4比例最高,连续投喂方式下扇贝体内GTX4的比例略高于定期投喂的,但累积与排出过程的毒素种类比例变化不显著。
(5)实验将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竹蛏三种贝类的不同组织分离后与毒藻的提取液进行体外培养,发现麻痹性贝毒在三种贝类的不同组织体外转化存在种间差异与组织特异性,此外N-OH类毒素(GTX1、GTX4)能够被还原成N-H类毒素(GTX2、GTX3)。加热实验证实了酶能够影响毒素的转化。还原剂能够参与PSP毒素在扇贝内脏中的转化。
(6)实验在胶洲湾海域根据毒藻密度以及贝毒含量为指标建立起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类型有毒赤潮预警诊断指标,初步在实验海区实现了腹泻性贝毒类型赤潮的预警和试预报,为赤潮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诊断指标。
麻痹性贝毒;预警诊断指标;毒藻实验;赤潮灾害;监测预报系统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生态学
朱明远
2009
中文
S944.4
105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