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移动,这种转移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农村人口大省,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景不容乐观,教育壁垒成为制约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本身具有的教育文化和技能水平密切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素质和职业技能影响决定着其转移的难易度、转移后的职业及收入、转移的区间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劳动力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而表现为对教育培训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是指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所开展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是促进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山东省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
作者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教育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关系,指出教育培训程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就业去向、职业稳定性、从业收入等因子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揭示了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培训现状的分析,剖析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借鉴省外及国外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经验,创造性地构建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模式。
该模式由四大系统组成:政府主导系统、拉力系统、推力系统和政策支撑系统。即以政府指导为灵魂,以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拉动为主流,以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及强化配套措施与制度建设等为基本推动力,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强化教育培训监管政策、保护农村劳动者权益等政策支撑为保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模式。
最后,提出了贯彻实施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模式的保障措施和对策建议,认为山东省应当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理顺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培训基地,启动培训需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建议山东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调组织以加强对山东省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动员、协调和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培训参与工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监管政策;能力素质;职业稳定性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农业经济管理
田建国
2009
中文
F323.6
130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