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量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浮游藻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在能量转移和营养盐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浮游藻现场生长率等基本生理生态学参数的测定,是估算浮游藻生产力、研究浮游藻种群变迁、构建生态动力学模型乃至赤潮预测的基础,特别是现场测定单种浮游藻的生长率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缺乏一种准确估算单一种类浮游藻现场生长率的方法。近年来,国际上对细胞周期标志物的研究显示,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可能在浮游藻生长率研究中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这为藻类生长率的估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以我国东海海域常见的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为研究对象,首次克隆得到了东海原甲藻的PCNA基因和其细胞色素b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设计了符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要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东海原甲藻PCNA与Cytb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系统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CNA基因表达量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率之间的关系,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东海原甲藻现场生长率的估算奠定了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得到了东海原甲藻长为1057bp的PCNA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和长为1124bp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别对PCNA和Cyt b进行了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2)根据得到的PCNA与Cyt b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符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检测要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并以12种藻为参照藻,对所设计PCNA基因的RFQ-PCR引物的特异性进行了分析。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和TaqMan探针两种荧光体系建立了检测东海原甲藻PCNA与Cyt b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体系得到的曲线方程分别为:对PCNA,y=-3.403x+40.048,(r=0.999,其中x为细胞数对数值,y为CT值,r为相关系数);对Cyt b,y=-3.501x+39.351,(r=0.999);采用TaqMan探针体系得到的曲线方程分别为:对PCNA,y=-3.211x+39.302,(r=0.999);对Cyt b,y=-3.340x+41.041,(r=0.997)。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检测,验证了所建立标准曲线的准确性。
(3)运用建立的定量PCR方法,系统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CNA基因表达量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及其与生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yt b基因表达稳定,平均单细胞表达量为(45.4±4.7)拷贝,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达量变化很小,是一个潜在的良好的内参基因。与此不同,平均单细胞中PCNA表达量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变化较大,指数期的含量比平台期高4倍左右,说明PCNA表达量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以Cytb基因为内参基因,PCNA基因为目的基因,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PCN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REL)与生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REL与生长率呈正相关性。
(4)以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同步培养的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周期,以RFQ-PCR测定了PCNA基因表达量,研究了不同细胞周期中PCNA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同其他物种的PCNA类似,东海原甲藻PCNA表达与细胞周期相关,表达量从G1后期开始升高,在S期表达量最高。
本研究为建立PCNA相对表达量与东海原甲藻生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而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东海原甲藻现场生长率的估算奠定了基础。
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海洋生物学
于志刚
2009
中文
Q178.53
119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