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分枝杆菌培养及致病性研究
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M.marinum)为一种腐生性非典型分枝杆菌,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国,它存在于海水、淡水中,为接触感染。随着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人、鱼共患的疾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目前已有许多关于海分枝杆菌对人类感染的病例报道。海水养殖人员、海洋捕捞人员、渔民以及观赏鱼养殖人员等,感染的几会明显增加。本文从感染的病变组织中分离到分枝杆菌菌株,通过对其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再次感染斑马鱼和实验鼠以及分离细菌致病性蛋白的实验,进行致病机理的研究。
(1)分枝杆菌的分离试验:从人感染的脓液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的分枝杆菌(R1),以及从活体的蟹体表分离到的分枝杆菌(Y10),分别与标准海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培养菌落的对光反应,即产生黄色反应菌落、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抗酸染色特性、化学反应特性,以及构成菌株壁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均表现出一致性,说明这三种分枝杆菌菌株的基因来源有共性。
(2)斑马鱼的感染试验:选择健康的幼斑马鱼60条,随机选取30条,每10条为一组,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0.1 mL,液体的Y10、R1和标准海分枝杆菌菌液,分别放置于28℃恒温的水箱中养殖,观察斑马鱼的生存情况。腹腔内注射0.1 mL海分枝杆菌菌液,30条斑马鱼相继在7天内死亡。从死亡的斑马鱼尸体上可以看到受感染的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变成暗棕红色,打开腹腔可以看到坏死组织,从病变组织中已经分离、培养到海分枝杆菌的致病菌株。
(3)小鼠和大鼠的感染模型建立:分别选取12只健康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实验组又分成实验组A、B和实验组C。实验组A:经鼠的尾静脉注射分枝杆菌菌液;实验组B:经鼠的腹腔注射分枝杆菌菌液;实验组C经消化道感染。对照组鼠给予经尾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感染第1周后,重复感染一次,第8周采取其尾静脉血分别进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gamma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C-反应蛋白和补体(C3和C4)的检测。细胞因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和补体的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海分枝杆菌对昆明鼠有致病性,从尸体解剖病理切片标本中可以看到明显的肉芽肿斑块,肉芽肿包含大量的颗粒状物质,即干酪样坏死物。感染2周后的小鼠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检测结果,实验组A和B小鼠在感染期间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C和对照组小鼠比较有明显的增加,IL-4和IL-10增加的更加明显。IL-2和IL-1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和IL-10与实验组C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大鼠感染第8周后外周静脉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感染8周后血清中sIL-2R和IFN-γ的分泌明显的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感染8周后尽管分泌有增加的趋势,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检测:实验组A、B和C组之间,C3、C4、CRP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B和C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58,p<0.05)。免疫球蛋白检测:实验组A、B和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分离分枝杆菌菌体蛋白,电泳分离,并进行分析。分离到分子量65kD左右的蛋白抗原,为主要的致病性蛋白。双向电泳实验表明分枝杆菌菌株细胞壁检测到490个蛋白质斑点。分子质量范围均处于10~100kD。蛋白的pI值主要分布于4.5~6.0,其中在pH4.5~5.5之间蛋白分布比较密集,5.5~6.0之间的蛋白点比较稀散,即偏碱性侧的蛋白几乎没有,蛋白主要集中在偏酸性侧。两株分离株和标准海分枝杆菌的致病性蛋白存在同一性。
海分枝杆菌;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致病性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水生生物学
战文斌
2009
中文
Q939.131
94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