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3629

我国海洋产业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于海楠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从1978年以前仅有的渔业、海盐业和沿海交通运输三大传统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再到本世纪海洋化工、生物医药、海洋能发电、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整个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但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与其空间布局相适应,海洋产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势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沿海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别悬殊。 本论文对我国海洋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评价”及“优化”两条主线展开的。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的是规范和实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及数据论证对海洋产业布局的评价及优化进行分析。在海洋产业布局的评价方面,以威弗·托马斯(Weaver-Thomas)关于工业战略产业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将其应用到我国海洋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上,构建了包括区位商、增加值比重、关联度、需求弹性、技术水平、出口依存度、产业规模在内的海洋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在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方面,分别从区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 海洋产业布局评价的实证部分,运用相关指标对我国沿海十一省市的海洋产业进行测算,得出:渔业资源中,山东、广东、广西、天津四省市占全国渔业比重达70%;海洋油气业方面,天津和山东具有比较优势。海盐业则以环渤海经济圈的河北、山东、天津为主;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各省市基本相当,无明显的绝对优势;海洋生物医药、海滨砂矿和海洋建筑业,仅从已有数据资料看,辽宁和福建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江苏和海南的海滨砂矿业以及江苏的海洋建筑业则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实证方面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在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关联方面,对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度的测算表明:海洋三次产业中,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呈现出三二一的关联序;从单个海洋产业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滨海旅游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海洋建筑业的关联度最小;传统海洋产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较大,而新兴海洋产业与海洋总产业的关联度较小。在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首先从海洋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然后从第二、三产业稳步发展,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顺序的动态演变特征,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客观上要求把海洋产业中已形成优势或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置于优先布局发展的地位。 通过对国外海洋产业布局的模式概述及经验借鉴,最终提出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港口群及区内主要城市为“点”,以海洋运输和临海产业带为“双轴线”的我国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海洋产业;区域势差;评价指标体系;布局优化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区域经济学

于谨凯

2009

中文

P74

71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