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3609

语言模糊性及交替传译中对模糊语言的应对策略

田强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模糊性是所有语言的内在特点之一。从古代起,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便注意到所观察事物及语言的模糊性特点,并对此做出了初步的论述及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系统和科学的分支。一九六五年美国科学家扎德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模糊集》,被认为是对模糊现象所做出的首次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谢富勒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描述性词汇的一个共同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语言学家及学者开始把语言的模糊性应用到翻译当中,解决了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目前大部分对语言模糊性和翻译关系的研究集中在笔译领域,对语言模糊性和口译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口译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体现。但目前指导口译活动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本文试图从语言模糊性的角度阐述口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模糊性的现象、原因及应对方法。 本篇论文的开始介绍了语言模糊性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口译理论的发展过程,接下来介绍了语言模糊性的定义,并区分了和模糊性有关的几个概念,设定了本篇论文中指代模糊性时的用词。文章的核心部分论述在口译实践中模糊性表达出现的原因和口译员根据原语发出者的意图、谈话的目的以及讲话的语境而选择对模糊性表达的处理策略。 本论文中的论证获得了大量理论支持。口译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口译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而口译实践的发展又会为口译理论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故而口译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希望本文中论证的处理口译中原语模糊语言的策略对口译工作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口译工作者以自己的宝贵经历为依据,对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以求改进。

语言模糊性;模糊语言;交替传译;口译;翻译策略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邹卫宁

2009

中文

H315.9

44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