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3439

语言经济学视角中的中国高校双语教学

赵国燕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时代,外语(尤其是英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注意。主要原因在于外语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际信息交流的速度与质量。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我国与世界各国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对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教育国际化和人才的国际化的趋势推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批掌握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而且还需要掌握一门外语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迎合这种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中国不少地方尝试性地实施了双语教学。如何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大学改革的重点。而双语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即把一门外语作为语言教学的媒介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双语教育正是一种培养国际人才的教学手段。出于不同的历史,社会,经济等目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实施了双语教育。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双语教学正处于尝试阶段。 中国的双语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的中国双语教育不可避免地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的语言政策,双语教师短缺,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育?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如何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其中,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鉴于此,研究目前高校双语师资的现状,对于提升双语教师质量,改善双语教师队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双语师资发展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语言学习与语言应用的深化,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此,有一些学科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旨在提高语言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语言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于方法来分析语言相关变量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本文作者顺承这一研究趋势,拟尝试性的结合经济学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存在于外语教学市场的高校双语教学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语言与经济,这两者看似不相干,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沟通交流工具,绝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立的存在。因此,诸多社会因素,如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力量都会作用于语言,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双语教学,但这绝不否认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特点首先在于视角广泛、选题新颖,作者力图运用语言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方法深入探讨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状况;其次,本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国内外双语教学实践。此外,本文在探讨学习语言的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中国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促进中国双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当前无法运用精确的数据界定开展双语教学的成本与收益;未能有效整合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诸要素建构一个或多个双语教育模式等。这些不足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一一得以改善。

双语教学;语言经济学;人力资本;网络外部性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刘汝山

2009

中文

H319

71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