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3420

寄生游走类纤毛虫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詹子锋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游走类纤毛虫(mobilids)是一类常见寄生性缘毛类纤毛虫。基于口器结构特征,游走类纤毛虫作为一个目的系统地位隶属于缘毛亚纲中,而且被认为起源于缘毛亚纲另外一个目--固着目纤毛虫游泳体的假说也被广泛接受。但是,随着分子标记在系统发育学中的应用,缘毛亚纲的单系性受到了质疑。为了更好的探讨缘毛类纤毛虫之间的系统关系,本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技术手段,探究了游走类纤毛虫在寡膜纲中的系统分类地位,深究了其和固着类纤毛虫的系统关系,以及探讨了游走类纤毛虫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 1.五种海洋动物外寄生游走类纤毛虫的分类学研究。游走类纤毛虫是一类主要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贝类)体表的缘毛类纤毛虫原生动物。本文通过活体观察和银染技术,对寄生于海生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a鳃表的壶形虫Urceolaria patellae、长竹蛏Solen strictus鳃表的壶形虫Urceolaria korschelti、单环刺蜢Urechis unicinctuswere消化道的壶形虫Urceolaria urechi,寄生于龙介虫8erpula sp.鳃表的盘形虫Leiotrocha serpularum以及寄生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鳃表的一种车轮虫Trichodina sinonovaculae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其中,前四种为国内新纪录种。 2.游走类纤毛虫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学研究。为了更好的探讨缘毛类纤毛虫之间的系统关系,我们对隶属于游走目的Leiotrocha serpularum,Trichodinameretricis,T. pectenis,T. sinonovaculae,T.ruditapicis,Urceolaria urechi和U。korschelti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RNA)进行测序和L.serpularum,U。urechi和U.korschelti的Alpha微管蛋白序列研究,通过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重建了寡膜纲的系统发育树。在所有利用SSUrRNA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中,均都显示游走类纤毛虫并没有和固着类纤毛虫聚在一起,而是和咽膜亚纲纤毛虫亲缘关系较近;而固着类纤毛虫则和膜口亚纲纤毛虫形成稳定的姐妹枝。而在所有利用Alpha微管蛋白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游走类纤毛虫也没有和固着类纤毛虫聚在一起。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形态学和发生学资料,将游走类纤毛虫从广义的缘毛类纤毛虫中划分出来,并将其提升为一个亚纲一游走亚纲Mobilia Kahl,1933。游走亚纲含一个游走目及其所包含的科属,而缘毛亚纲仅包含固着类种类。形态上,具有钙质齿体的附着盘结构是游走亚纲纤毛虫区分其它纤毛虫类群的重要特征,也是游走亚纲内的一个共源性状;游走类纤毛虫和固着类纤毛虫非常相似的口器结构,很可能是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捕食策略导致的趋同进化的结果:都以水溶颗粒、细菌或藻类为食,相似的捕食方式能作为一种进化动力,而且它们的生活方式也相似,摄食时都是固着或附着的,这使得它们的口围区结构不断朝着相似的方向进化。

游走类纤毛虫;缘毛类纤毛虫;齿体;SSU rRNA基因;分类学;分子系统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水产养殖

周丽;徐奎栋

2009

中文

Q959.117

70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