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模糊翻译法初探——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本分析
模糊是一切自然语言的一种内在属性。然而,由于文化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每种语言又有其特有的模糊形式。因此,作为一种语际转换活动,如何将这些不同形式的模糊表达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已成为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模糊语言研究的整体回顾,本文作者发现得益于汉语对模糊美感的强调,与外国学者相比,中国学者更注重对模糊语言与翻译关系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专注于模糊的不可译性,以及如何处理汉译英中的模糊现象。由于对英语模糊性的忽视,英译汉中的模糊策略却鲜少有人问津。鉴于此因,本文致力于为英译汉中的模糊现象处理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本文作者首先对英语与汉语中的不同模糊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为此翻译法提出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之后,由于实现对等是翻译的最终目标,根据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本文将模糊语言的翻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实现形式对等的翻译,一种是为实现动态对等的翻译。
然后,作者对原文与译文都具有较高认可度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在此阶段,作者几乎找出了译文中所有的有关模糊现象的翻译,并研究了译者采用的模糊翻译策略。接着,作者对这些翻译策略进行了汇总并将其分为主要四种,包括:直译法,复位法,文化替代法以及扩增法。在这四种翻译策略中,直译法通常用来实现翻译的形式对等,而其它三种策略则一般用来实现动态对等。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模糊翻译法实现了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之间的平衡。
作为一种系统的翻译方法,模糊翻译法能够为译者处理英译汉中的遇到的模糊现象提供指导,帮助译者认清英汉之间的模糊差异并为其提供形式多样的翻译策略来更有效地处理这些模糊表达方式。同时,通过运用模糊翻译法,译者可以实现原文中模糊美感向译文的顺利传递并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此外模糊翻译法还能够有效避免直译法与意译法之间的冲突。
然而,作为一种刚刚提出的翻译法,模糊翻译法还需要不断的验证与改进。通过这篇论文,作者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研究者对模糊语言翻译研究的重视。
英译汉;模糊翻译法;《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邓红风
2009
中文
I046
51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