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
作为依赖公众信心而生存的银行,规模大小对其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规模越大就越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更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天生就是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企业,比一般的工商企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而并购是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最快途径。
基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存在,国内外对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理论成果丰富。国外研究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是: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具有相当平坦的U型,中等规模银行比大银行和小银行都具有轻微的规模效率。只有小银行有潜力获得5%或更少的规模收益。早期的研究认为大银行之间的购并不能获得显著的规模效率,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遭受轻微的规模效率损失。近期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不同的指标概念,得出商业银行的购并可获得显著的规模,尤其对资产规模为100-250亿美元的银行,规模经济效应更为明显。国内的研究认为,我国商业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股份制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已经导致其规模经济递减。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银行具有规模存在性的研究、规模经济实证方法的研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存在与否的研究。国外的理论研究认为规模小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质,小银行通过并购途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大银行无法达到此结果,对资产规模为100-250亿美元的银行来说,规模经济可达成本的20%。而关于我国的理论研究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规模不经济改变为如今的整体规模经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股份制银行存在的非理性规模扩张行为已经导致其规模经济递减。
本文在界定银行并购、规模经济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存在性,通过银行的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方式分析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形成。一方面是把商业银行的银行并购活动与规模经济分析相结合,分析银行扩张的途径与的规模经济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为我国股份制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并购提供理论借鉴。另一方面,将财务指标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结合使用,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解释了银行的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及其潜在变化的原因;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验证。
本文以兴业银行的规模扩张为例,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并购前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资产费用率、成本比率等财务指标来分析银行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成本节约能力、增长能力,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解释了银行的规模经济及其潜在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并购前后规模经济系数(SE)来反应银行规模扩张过程规模经济是否存在及规模经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论认为:在兴业银行并购前期,即资产小于1000亿元阶段,并购并没有表现出规模经济,成本及税负的增加速度快于规模的扩张速度,出现“并购悖论”;在资产规模在1000-7000亿元之间时,并购表现为规模经济,规模的扩大伴随着盈利能力的增加和成本的节约。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提出了理性扩大新兴商业银行规模,促进中小银行并购重组,重视并购后资源整合的相关建议。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现了对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科学评估,并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过程中不同规模阶段的规模报酬变化趋势,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并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商业银行;银行并购;规模经济效应;市场竞争力;财务指标分析法;资产收益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金融学
赵昕
2009
中文
F832.33;F271
63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