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2436

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以环黄海大生态系为例

刘莹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全球性生态危机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呈不断增进之势,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扩大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度和范围。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又决定了仅靠单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生态治理无疑是缺乏效率的。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性生态治理势在必行。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尝试提出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法、多学科交叉借鉴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相关理论、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经济系统(国家或地区)以在国际区域范围内构建高效、和谐的大生态经济系统为目的,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增进区域经济福利的同时,通过协作共同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比,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将国际区域合作的范畴由经济合作扩大到了生态—经济合作;同时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狭义的福利(经济福利)发展为更广义的福利。作为一种国际区域合作的新思路,在推进国际区域整体发展方面,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还有系统效应、基础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等特有的效应。 环黄海地区聚集着亚洲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目前,中日韩经济总量约为全球GDP的五分之一,是全球第三大经济力量,并逐渐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中日韩为代表的环黄海地区能否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既关系着本地区本国家的利益,同时也关系着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 环黄海生态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实践,是将生态系统协同维护与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后针对该地区提出的生态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路。具体而言,它以中日韩为主要参与体,以泛黄海大生态系为基础,包含大海洋生态系协同治理、自由贸易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物流网络构建等丰富内涵,有利于推动环黄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进区域福利,同时还有利于通过区域发展的合力实现中日韩三国的互利共赢。 然而,环黄海生态经济一体化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层次的协调合作,再加之中日韩三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分歧与摩擦,其推进势必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从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和我国“特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环黄海生态经济一体化可采取次区域先行先试的方式逐步推进,即构建中日韩次区域国际生态合作发展试验区,发挥次区域合作的优势减轻大范围整体推进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压力和难度,同时通过先发效应、示范效应以及辐射效应等逐步带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 山东半岛在参与中日韩次区域国际生态合作发展试验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积极融入中日韩次区域国际生态合作发展试验区,有利于山东半岛建设符合国际生态规范的创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也有利于山东半岛奠定面向日韩、联动内地的战略发展优势地位。对山东半岛而言,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倡导、融入中日韩次区域国际生态合作发展试验区,并争取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以期实现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推进。

生态经济;区域合作;生态物流;辐射效应;规范分析法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国际贸易学

戴桂林

2009

中文

F062.2

89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