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2271

寡毛类及缘毛类纤毛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及扇形游仆虫组蛋白H3基因克隆

李子聪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分子系统学部分:利用纤毛虫相对保守的小亚基单位核糖体基因(SSUrRNA)和相对变异较大的ITS1-5.8S-ITS2基因序列探讨其分子分类学特征、系统发生和演化地位,已成为纤毛虫系统学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以及不同类群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大量关键类群信息的缺失,从而限制了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分子系统学的开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和完善许多关键类群在系统进化上的争议和不足。 本工作在SSUrRNA,ITS1-5.8S-ITS2等基因测序、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完成了对纤毛门内系统发育地位长期不明的若干重要科属之系统学分析并对其分类学上的混乱和疑点进行讨论和澄清,涉及2纲、5目内9个科-属、18种(19种群)。 1.旋唇纲: (1)迄今所知的丁丁目为一单源发生系,分子信息分析结果与形态学上根据壳室特征对该属的分类不一致,不能将壳室透明类群与不透明种类区分开。 (2)类瓮虫与筒壳虫聚在一起而与真丁丁虫分离,显示传统意义上的Tintinnidae科为多源发生。 (3)类铃虫和领细壳虫高支持率地聚在一起,此点支持部分前人的推测,即形态学上是否具有透明领部很可能为一稳定的属征,二属确实应该予以合并。 (4)证实纤毛图示在急游目属级分类阶元间的可靠性。 (5)不支持Struder-Kypke和Lynn(2003)把弹跳虫归入排毛亚目的观点,认为弹跳虫是与排毛类最近的寡毛类纤毛虫。 2.寡膜纲: (1)聚缩虫属可能为多元发生,并与拟聚缩虫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2)表单缩虫属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与伪钟虫属有比单缩虫属更近的亲缘关系,银线系结构特征比群体.单体这一性状具有更重要的权重值。 功能基因部分:游仆虫含有两种不同结构的组蛋白H3,一种与减数分裂和多线期结构相关,为多线特异性H3;一种为营养生活H3。多线特异性H3很可能在染色质改型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引起大核基因表达转录和小核基因组序列的删除。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扇形游仆虫大核DNA中扩增得到上述两种组蛋白H3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多线特异性H3大核基因全长为648bp,编码框长度为456bp,编码151个氨基酸,而营养生活H3大核基因全长为1710bp,编码框长度为411bp,编码136个氨基酸。

纤毛虫;等基因测序;组蛋白H3;基因克隆;分子系统学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海洋生物

宋微波

2009

中文

Q785;Q959.1

76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