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一般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所呈现的某种共同倾向,是指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各区域形成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其实质是各地区违背比较优势原则,放弃区域分工,转而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现象。产业结构趋同是区域经济学中一个引入关注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课题。现有研究虽然深化了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认识,但在很多方面仍无统一的、为各方所认同的解释。为此,本文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首先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进行了界定和区分,对有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目前对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做了较为完整的归纳整理,并探讨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本文从政府决策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产生原因。特别是在第四章,本文通过引入技术进步参数,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和两个地方政府三个决策方的跨期分工决策模型,并结合我国的改革历程对区域产业同构的成因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第五章通过建立古诺模型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效率损失,并在第六章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解决之道。研究结果如下: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在我国确实存在,但更多体现在宏观层次上,且已有很大改观。
2.囿于技术和数据上的限制,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有待改进。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有利有弊,不能一概加以否定。
4.政府决策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各自的理性选择却最终导致“囚徒困境”。
5.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带来整体效率的下降和福利的损失。
产业结构格局;区域经济;收益递增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区域经济学
徐胜
2009
中文
F121.3;F127
49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