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2154

黄海和东海障碍层研究

翟方国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利用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东方红2号综合科学考察船于2006年6月-7月和2007年1月-2月在黄海和东海获取的CTD、LADCP和TurboMAP-II微结构观测资料,本文研究了该海域的障碍层现象。 观测表明,在夏季和冬季,障碍层具有不同的温度结构、厚度、空间分布和形成机制。在夏季,障碍层厚约1-2米,为同温层的一部分,零星分布在长江口外海区域,它的形成机制如下:平流的冲淡水和局地降水并不改变原混合层的温度但却利于形成新的浅的盐跃层,盐度控制密度形成新的密跃层,新的密跃层浅于温跃层从而形成障碍层。在冬季,障碍层普遍带有逆温,厚度约为17-48米,主要分布在东海的沿岸区域和南黄海的中部,其形成原因如下:海洋上层由于强烈的表层冷却和表层流的离岸输运为低温低盐水,而海洋下层由于黄海暖流和台湾暖流等的输运为高温高盐水。 因为具有逆温,冬季的障碍层对上混合层存在净的涡扩散热通量;本文利用微结构数据资料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计算了混合层和障碍层界面处的热方差耗散率XT、湍动能耗散率ε、涡热扩散系数KT和跨等密度面的混合率Kρ。计算表明,在界面处,四个参量均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化:XT从长江口外海区域向南向北增大,大小约为10-8~10-5℃2s-1,ε则相反,从长江口外海区域向南向北减小,大小约为10-8~10-6W/kg;KT和Kρ的分布均与ε类似,大小分别为10-4~10-2m2s-1和10-4~10-1m2s-1。然后本文估计了穿过界面处的热通量;该热通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其最大值为495Wm-2,平均值为57Wm-2,该平均热通量可以使上混合层平均每月增高1.2℃。 在讨论中本文建立了上混合层热收支模型,模型指出障碍层向上混合层的扩散热通量和水平平流热通量、海洋表面强迫热通量等相当,因此不应被忽视。同时利用观测数据得出了逆温层中KT的参数化模型:KT=4.7×10-3(N/N0]-1.0,该模型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黄海;东海;障碍层;热通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物理海洋学

田纪伟

2009

中文

P733.4

69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