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502065

北黄海夏、冬两季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

刘卫霞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北黄海为我国37°N以北黄海水域的通称。北黄海冷水团对北黄海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形成我国独一无二的冷水性生物群落。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大范围的调查仅在1958~1959年进行过一次,距今已有近五十年的时间,因此对北黄海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的调查和研究极为迫切。本文利用2006年7~8月(夏季)和2007年1月(冬季)在北黄海进行的两个航次的调查所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样品,对调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调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探讨了大型底栖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分析大型底栖生物对自然和人为扰动产生的响应。与该海域有关的底栖生态学研究历史资料相比较,以了解近五十年来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发生的变化,并为研究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夏、冬两个航次共计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59种类,分属于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螠门、星虫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苔藓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尾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13个门类。夏季优势种有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双栉虫(Ampharete acutifrons);冬季的优势种有薄索足蛤(T.tokunagai)、中蚓虫(Mediomastus sp.)和太平洋方甲涟虫(E. pacifica)。 2.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的总平均丰度为1704ind./m2,高值区集中在山东半岛沿岸、大连湾和长山群岛附近海域,低值区集中在调查海区中央和东部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总平均生物量为50.63g.wwt/m2,分布较均匀,调查海区的中东部海域稍低。冬季,大型底栖生物的总平均丰度为1959ind./m2,高值区集中在山东半岛沿岸、渤海海峡及其东侧以及调查海区中央海域,低值区集中在靠近朝鲜半岛的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7.77g.wwt/m2,调查海区西部海域值较东部高。 3.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三个群落。群落I:不倒翁虫---深钩毛虫---寡节甘吻沙蚕群落(S. scutata-S. Bassi---Glycinde gurjanovae assemblage),分布于4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包括山东半岛沿岸、长山群岛附近以及渤海海峡中南部的水域;底质细,多为粘土质粉砂。群落II:薄索足蛤---太平洋方甲涟虫---中蚓虫---萨氏真蛇尾群落(T. tokunagai---E. pacifica---Mediomastus sp.---O. sarsii assemblage),分布于40m等深线以外的调查海区中部海域,其范围与冷水团大体相当;底质以粘土质粉砂为主。群落III:短角双眼钩虾---蚕光稚虫---独指虫群落(Ampelisca brevicornis---Spiophanes bombyx---Aricidea sp. assemblage)分布于调查海域的东北部,水深变化较大,底质均为砂质,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低。五十年来,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发生较大变化,但近十年群落变化不大。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与水深、底温和粉砂含量显著相关。 4.整体来看,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其中群落I最高,群落II次之,群落III最低。多样性与水深和粉砂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ABC曲线表明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较稳定,夏季鸭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受到扰动。

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生态学

于子山

2009

中文

Q178.53

84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