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辉煌:中国纺织工业“上、青、天”地理格局中的青岛——兼以青岛华新纱厂(1913-1953)为案例
20世纪初至上半叶中期,中国纺织工业逐渐形成了上海、青岛、天津三大基地“三足鼎立”的格局,其后快速发展,被人们誉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上、青、天”时代。在这一“上、青、天”三大重镇的纺织工业地理格局中,青岛纺织工业独具特色。本文将区域历史地理与工业经济史相结合,以青岛华新纱厂(1913-1953)为中心,全面、系统、详尽研究了青岛在中国纺织工业“上、青、天”地理格局中的发展特色和历史地位,尤其是在青岛纺织业自身格局中民族纺织业的历史原貌和历史地位,展示了至今为中国纺织业界尤其是青岛纺织业界所缅怀的青岛的昨日辉煌,并探讨了青岛纺织业辉煌时期的“工业遗产”的价值、现状及开发保护建议。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理论依据、主要内容设计、研究目的、创新性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与“上、青、天”地理格局的形成。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概况及分期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阐述,重点论述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与“上、青、天”地理格局的形成。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图标等多种形式进行阐述,说明该格局的形成是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地域分布发展演变的结果,重现当年“上、青、天”时代的辉煌。明确提出该地理格局的形成时间为1936年,并给予历史分期上的分析;同时对上海、青岛、天津三地进行了共性与特点的对比,强调了港口这一区位优势的作用。
第三部分:对青岛纺织业在“上、青、天”格局中地位的确立进行分析讨论。主要指出了青岛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尤其是港口的重要作用;以及近代青岛纺织工业在“上、青、天”中的地位及特色等。
第四部分:利用历史地理学与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青岛近代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一青岛华新纱厂能够在乱世中于华北独占鳌头的崛起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全面的分析,从中不仅可以略窥我国近代民族纺织业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对今天处于新一轮经济风暴下的中国纺织企业发展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第五部分:结合国内外相关政策对青岛市纺织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挖掘,对遗产现状进行梳理考察,并且在遗产保护方面提供了些许建议。
第六部分:结语。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展望未来青岛纺织业重现“上、青、天”时代辉煌。指出新一轮经济风暴下的企业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要注重设备更新与科技应用,与时俱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纺织工业;华新纱厂;地理格局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学
曲金良
2009
中文
F426.81
46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