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们普遍将美国SFAC No.2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等机构所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该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的“投资者保护”观,仅将股东列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唯一主体。然而,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迅速发展,其相关理念也被逐步地引入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领域,传统的仅由股东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的经济资源和劳务,他们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因此,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也相应由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价。然而,由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形式多样,基于不同的目的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又不尽相同,因此,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基于需求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只能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而无法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视角为切入点,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即利益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写作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借鉴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阐述。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说明文章的选题依据、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分析。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行合理界定并进而确定出企业的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及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在此基础上,根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偏好进一步分析其个性及共性信息需求;第三部分是需求导向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首先从理论依据、特点等几个方面对需求导向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进行了简要描述,然后结合第二部分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共性会计信息需求对该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评述,由此得出需求导向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过于理想化、无法有效指导实践的结论;第四部分是利益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该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范围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进行定义,指出利益导向下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评价标准就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最小,进而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最小”的两种不同理解思路的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基于利益导向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评价标准为“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使每一类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承受的外部性最小,也即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使每一类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利益都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其原本应得利益,然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管的有效方法;第五部分是利益导向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应用,该部分主要是从企业财务报告内容及质量的改进以及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等相关方面探讨了利益导向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不足与展望,主要对文章的观点和前景进行了简要描述。
本文首先在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部分将传统的股东会计信息需求拓展到全体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其次在利益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部分详细分析了对“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最小”的科学理解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该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需求导向;利益导向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会计学
王竹泉
2009
中文
F230
41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