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本文的研究总目标是提出渔业生态管理(EBFM)所应具备的科学理论知识和要求,从而为渔业科学家和管理者更好的把生态系统因素纳入渔业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并最终实现渔业的可持续性和阻止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渔业生态管理的相关生态系统原则;(2)了解法律文书中生态系统方法的规定;(3)主要研究渔业生态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生态管理的定义、总目标、特征以及管理方法:(4)渔业生态管理的国外案例分析及中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本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先后到威海、湛江、舟山、厦门、广州等地的渔村、渔业企业进行渔业资源及管理模式的历史与现状调研;同时,本文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掌握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研究表明,渔业生态管理与传统的单一种群管理相比,既不是替代品,也不相互矛盾,而是现存渔业管理方法的一个必要补充和扩展。实际上,迈向渔业生态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是一种演化,而不是彻底革命。该演化涉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评估目标种群状况及捕食者一饵料关系;第二阶段:在评估目标种群状况时,应以更直接的方式考虑环境的影响、捕捞对目标种群的影响(包括兼捕、偶然死亡率和栖息地影响)以及其它影响:第三阶段:在采取某种管理措施之前,应在评估当中明确考虑环境、目标种群以及捕食者-饵料因素。EBFM的实施、检验和适应将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在迈向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除上述以上方法,还需要一些其它方法,主要包括:
首先,需要管理机构建立执行过程和体制机构,从而有助于确定全部目标以及制定操作计划;而且,还需要管理机构立即开展一些活动,如利用模型确定关键的数据空白以及生态过程;其次,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只有进行必要的研究,EBFM才能获得最佳的数据和管理效果。
为了实现渔业生态管理的社会目标,还需要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政策,其中包括:(1)改变举证责任;(2)应用预防性方法;(3)购买“保险”;(4)学习管理经验;(5)制定与全球目标相一致的地方激励机制;(6)促进参与、公平和公正。
渔业管理已取得了初步性进展,从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因素,发展到明确考虑生态系统因素的渔业生态管理。然而,在迈向渔业生态管理演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艰难险阻,包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采取该方法所获得地利益是相当明确的,包括更稳定和可预测的长期产量,以及保持未来的生态系统商品和服务。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我国虽然已经在黄渤海、东海进行了多年的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也提出过渔业生态管理的方向性思路,但仅限于设想,离具体实施渔业生态管理方法还有很远的距离:并且国外的渔业生态管理也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成功案例比较少,缺乏实践管理经验,因此本文只为渔业管理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与初步案例参考。
渔业生态管理;渔业管理;渔业捕捞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渔业资源
梁振林
2009
中文
F326.45
73
2009-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