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8410

海雾形成与发展机制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郭敬天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本文利用尽可能多的观测资料和中尺度大气模式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RAMS)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对1977年08月03日发生在荷兰北部Cabauw地区的陆地辐射雾、2004年04月11日黄海海雾和2005年03月08日东黄海海雾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刻画,并对其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对Cabauw地区陆地辐射雾的模拟研究表明,RAMS模式对雾有较强的刻画能力。对两个海雾个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湍流、辐射、平流和海表温度(SST)等物理因素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在荷兰北部Cabauw地区陆地辐射雾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夜间长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使其达到饱和凝结成雾,垂直风切变产生的湍流使雾向上发展。而随着太阳的升起,短波辐射对雾层的加热作用以及地面长波辐射的加强,使雾区低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雾区低层的层结不稳定,湍流增强,使雾向上发展。伴随着雾向上发展,云水混合比降低,减弱了辐射冷却作用,加速破坏逆温层结。在湍流的作用下,雾迅速向高空发展,并随气温升高逐渐消失。 2004年04月11日海雾覆盖黄海大部分地区。观测分析表明在海雾发生前气温高于海温,RAMS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大气层结稳定,垂直风切变较弱,不能产生足够强的湍流使海面冷却降低低层大气的温度凝结成雾。垂直风切变增大,可加速大气的热量向海面传输,海雾在近海面处形成。由于雾本身的长波辐射冷却作用,使雾区降温到SST以下,引起海面的蒸发。而较弱的湍流不能使蒸发的水汽向上发展,水汽在辐射作用下产生凝结,使云水混合比在贴近海面处最大,且随高度迅速降低。这种云水混合比的垂直分布在辐射冷却的作用下进~步增加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抑制湍流的发展,使海雾贴近在海面上。在发展阶段,海雾在湍流的作用下向上发展,近海面处的云水混合比减小,雾项的强辐射冷却作用使雾顶处的云水含量较高,在短波辐射和雾顶向下发出的长波辐射作用下,雾低层加热。垂直风切变对湍流起产生作用,并随雾区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海雾水平发展过程中对湍流的发展起正贡献。SST敏感性试验表明,增加SST使气海温差减小,并增大雾区的范围,减小SST使气海温差增大,并减小雾区的范围。模式大气辐射敏感性试验表明,关闭液态水的长波辐射后山东半岛东南侧海区海雾消失,成山头东北部海雾仍然存在。模式微物理过程敏感性试验表明,改变单位质量的雾滴个数只会影响雾的浓度,而不会影响雾的形态和水平分布。模式水平分辨率敏感性试验表明,海雾的形成与发展对模式水平分辨率从8km到4km的改变并不敏感。 与2004年04月11日的黄海海雾不同,2005年03月08-09日海雾首先在东海上空生成,并随天气系统的变化从南向北推进,逐步影响我国东海及黄海海区。此次海雾发生时垂直风切变较强,有足够强的湍流使海面冷却一定高度的大气,形成高度较高的雾层。大气长波辐射冷却作用在雾顶附近较强,形成了高的云水混合比含量区,而在近海面处大气辐射冷却作用较弱,云水混合比较低。在海雾的低层,大气层结稳定性较弱,垂直风切变能够产生足够的湍流,但在雾项处稳定层结的抑制下,湍流迅速减弱,使雾顶维持在一定高度。在09日,由于南风和下沉运动将暖空气输送到东海上空,不但增加了近海面的大气温度,而且增加了大气的层结稳定性,抑制了湍流的发展,海面很难迅速冷却低空大气使之饱和,造成东海上空海雾消失。模式SST敏感性试验表明,增加SST减小气海温差会减小雾区范围,但雾顶发展较高,减小SST会加大气海温差,增加雾区的范围,雾项高度会降低。模式辐射敏感性试验表明,液态水的长波辐射对该海雾的形成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对其增强十分重要。 通过比较2004年04月11日黄海海雾和2005年03月08日东黄海海雾的特点及形成机制发现,前者雾顶较低,云水含量最大区贴近海面,且气温低于海温,后者雾顶较高,云水含量最大区在雾顶部,气温高于海温。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前者垂直风切变对湍流的产生作用弱于后者,而层结稳定性和辐射冷却作用均强于后者造成的。研究表明海雾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十分复杂,需要更多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才能阐明。

海雾;形成机制;发展机制;观测分析;数值模拟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气象学

傅刚

2008

中文

P732

128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