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与劳动力要素成本变动内在关联关系研究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并未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有所改观,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这种结果直接背离了汇改的初衷,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工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总体的量上,在内部各个部门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变化(或差异)是否对汇率造成了影响?汇率是否又对前者有着反作用?
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围绕着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展开研究:第一个问题是现实中本国与特定目标国的某些部门中所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差异是否对两国的双边汇率产生影响?如存在,又是怎样的机制?第二个问题是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总体状况与该国汇率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如何互动?同时,第二个问题还包含着劳动生产率与工资要素的变化将引起汇率怎样的变化?汇率波动对前两者如何反作用?
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入手,探讨国家间、部门间存在的劳动力差异对汇率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本国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而本国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实际汇率贬值的规律。在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对中国的现实进行论证后,对原理论进行修正,取消了原理论中工资均等化的假设,突出了部门间工资水平差异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修正后的理论与实证检验均表明本国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实际汇率贬值,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如此的结论也提示我们或可通过大幅提高我国的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的方式来减轻人民币目前所面临的升值压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跳出了传统模型的限制,采用计量经济学中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平均工资增长率、中国国内劳动生产率、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率等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多种计量方法的分析得到了若干结论,其中包括: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资增长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工资增长更多的是受前期增长效果的影响,而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没有反映出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工资增长的影响在开始2年内呈现促进作用,在这之后转而呈现抑制作用。对于后者,本文在第5章中结合麦金农的理论和日元升值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在升值过程中应谨防升值对工资的自然增长造成挤压的观点。
汇率波动;劳动力要素;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贸易部门工资水平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数量经济学
赵昕
2008
中文
F832.6
65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