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府机关品牌建设研究
我国加入WTO后,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成功经验,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政府机关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近几年来,青岛市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在政府机关中推行了机关品牌创建工作。截止到2007年底,青岛市93个市直单位已有83个单位确立了自己的品牌。机关品牌已经与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并列成为青岛市三大系列品牌。实践证明,在政府机关中创建品牌引导和激励了政府机关以卓越绩效为目标,自觉运用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与手段,提升公务员素质能力,提高工作绩效,推动了党政机关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如认为政府机关创品牌,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机关品牌建设的许多做法和理念都是从企业品牌学习借鉴而来,在这种移植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和问题,如何进行更好的结合和改造?机关创品牌的投入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产出是否成正比?这些问题,这些都急需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研究探讨。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青岛市创建机关品牌实践的总结研究,探讨机关品牌的存在价值和理论依据,形成机关品牌较为科学、系统的创建体系。
结合从事青岛市机关品牌建设的实践和工作经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企业品牌的实践和理论为依据,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机关品牌的涵义、特征,以及机关品牌与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党建品牌等的关系,初步形成了机关品牌的理论基础。以统计局、档案局、国税局创建机关品牌的实践为案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创建机关品牌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同时,对评选机关名牌的条件、程序、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提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品牌管理体系。
通过研究发现:
一是机关品牌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市场机制、企业管理经验引入政府管理的一些做法受到质疑和指责,创建政府机关品牌正是学习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大企业成功经验的一次探索。
二是品牌投入与效益难以有效衡量。机关品牌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体现形式的,公共服务具有难以量化的特点。政府机关在品牌建设中没有成本与效益的压力,可能造成公共财富的浪费。
三是政府机关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缺乏创建机关品牌的原动力,导致机关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与保障。通过对青岛市创建机关品牌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本论文认为:一是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现状,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二是建机关品牌是提高机关绩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加强机关品牌的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找到机关品牌实践与企业品牌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逐步形成科学、系统的机关品牌理论体系,为机关品牌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四是要把塑造绩效导向的机关文化作为丰富、提升机关品牌内涵和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五是要规范和完善机关名牌的评价确认标准和评价管理体系,建立品牌创建工作激励机制、机关品牌的监督管理机制等,以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科学规范的机关品牌创建机制。
政府机关;品牌建设;公共管理;青岛市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公共管理
郑敬高
2008
中文
D625.52
48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