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7438

转轨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基于银行视角的实证分析

葛从锋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在宽松的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然而伴随着高速增长也出现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存差过多、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高企等经济现象。在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综合影响造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局部过热,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007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行了十年的稳健货币政策正式转向从紧,表明了政府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态度。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将来-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缓解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措施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涵义复杂的经济金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界定。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现状是经济体系长期积累的集中释放,是国内外经济金融矛盾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是与转轨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相联系的结构性过剩,是一种相对的流动性过剩,而不是流动性的绝对过剩。流动性过剩的生成原因既有经济金融的结构性因素,又与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宏观经济绩效的反馈有密切联系,需要结合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各方面因素去综合分析。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抓住流动性过剩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金融改革,又要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和流动性黑洞两个极端上的流动性风险,保证经济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论文对国内外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分析方法:先从一般基本原理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转轨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对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流动性过剩的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生成原因方面,论文先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中修正的SCP分析范式为框架,从经济金融结构、经济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绩效三个方面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因素分析。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进-步分析各变量因素在长期均衡关系下对流动性过剩的贡献度。最后,论文在结合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总体策略和具体策略:总体策略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由外及内,固本清源:多管齐下,长短结合”的原则;具体策略上,从节源、开流、固本三个方面入手来控制、疏导、吸纳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流动性黑洞;宏观调控;经济转轨;通货膨胀;SCP范式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金融学

孙健

2008

中文

F120.4

65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