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渔业贸易政策体系及运行机制探讨
渔业作为我国大农业中的优势产业,却是社会的弱势产业和风险产业,渔业国际贸易问题一直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在渔业国际贸易中,各种隐藏的以“环境标志一、“环境管理标志”等形式出现的绿色壁垒在不断坚固,成为新的主要的贸易壁垒。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名义构造出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方式,削弱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水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与环境之间又存在着直接的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渔业贸易保护政策对于加快我国渔业发展,创建环境友好、氛围和谐的新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纵深推进和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在自由贸易的约束下,传统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如关税、补贴等越来越多地受到多边贸易制度的规制,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难以逾越以环境措施为手段的壁垒,必须在WTO的框架下重新诠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正,以确保该理论在当今贸易自由化浪潮下在我国渔业中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背景下,环境政策已经演变成贸易政策,环境措施已经变成新形势下有效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对于要求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属性的水产品贸易,成为了各国实施以环境规则为主要政策工具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重要实践领域。
因此,脱胎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以环境政策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是建立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对当前的渔业国际贸易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绿色意识、绿色补贴等环境规则可以作为战略性渔业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战略性环境政策由于披着环境保护、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外纱,拥有极大的隐蔽性和实效性,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核心政策武库中重要的战略武器,给国际贸易模式和全球环境污染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水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讨论入手,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综述,进而重点引入了以环境政策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西方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并分析了该理论在水产品国际贸易中的适用性。同时结合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中遭遇的环境措施,构建了几个渔业国际贸易中的战略性政策模型和环境措施对渔业贸易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分析战略性环境政策对渔业贸易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基于保护渔业产业和提升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渔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推行框架及对策建议。
渔业;渔业贸易;贸易政策;环境政策;水产品贸易;渔业贸易保护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国际贸易学
戴桂林
2008
中文
F752.0
62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