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7410

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王蕾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得大量的农民从土地禁锢中释放出来,获得了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权利。同时政府放松了对农民选择职业的限制,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转化为廉价的劳动力供给,而政府赋予企业支配部分经济增量的权利和用工自主权,使得原先受压抑的产业就业机会释放出来,形成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另外,非农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快速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巨大的推力和拉力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但是所处的阶段都比较低,面对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挑战,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升级、优化的压力。产业的发展必将对劳动力产生排挤效应,从而对本已严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尽管产业结构的变迁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巨大数量的农业人口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民处于“比较利益”低下的相对弱势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基础效应日渐明显相比,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区位条件等方面更是处于劣势地位,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各产业并未将资源优势完全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无法有效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据统计,目前中西部地区集中了大约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产业经济发展,因此以促进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内就业为优先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空间,成为产业发展的合理选择。本文以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我国学者现有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基础,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中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结合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乡镇企业为切入点,提出走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相结合的道路,就地转移和消化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根据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传统第三产业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阐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对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若干事宜进行了简单介绍,具体包括: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各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现状,运用相关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产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提出了基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第三部分,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在乡村和城市的就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提出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路径。 第五部分,全方位系统地对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路径遇到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细致描述。 最后一部分,针对上述中西部地区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和建议。 本文力图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创新: 第一,本文结合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独特的自然、人力资源,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路径。 第二,借鉴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和措施,提出如何进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当然本文仍有许多不足。鉴于时间和能力所限,本文未能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未能更全面地考察中西部地区的特点,而是仅就一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劳动力就业;产业发展;就业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劳动经济学

赵领娣

2008

中文

F304.6

72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