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7282

我国防治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法律制度研究

韩洪蕾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空间。随着陆地资源的衰竭,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开发力度日渐加强,沿海地区的海岸工程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 所谓海岸工程,是指进行海岸防护、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而采取的各种工程设施,主要包括海岸防护工程、海港工程、海洋能利用工程、渔业工程、环境工程等。不合理的海岸工程会对近岸的海洋环境造成海岸非正常侵蚀,海岸向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场所,使海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急剧减少,使滨海地区的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加剧。 针对海岸工程污染,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工作,最早于1990年,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在200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也涉及到防治海岸工程污染的问题,并将“防治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作为单独一章。我国关于防治海岸工程污染的立法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防治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任何事务都是随着发展而变化,我国关于防治海岸工程污染也不可避免的在立法和实践上存在某些障碍和问题。如海岸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现场检查制度都有待完善,公众参与有待加强等等。 我国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来,在减缓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工程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多,且仅限于各种禁止、限制性规定,法律责任的形式也仅限于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没有任何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比较抽象、简单,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造成法律责任的缺失;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存在各自为政、分散执法的传统模式,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范围不全面等。 由于海洋环境具有独特的自然与法律特性,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只有对这些特性加以认真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制定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面对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法律制度和实践方面有效完善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状况,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海洋环境,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是针对海岸工程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中的具体法律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的。论文从对海岸工程概念的介绍入手,具体分析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类型及危害,对我国现有的防治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立法和法律制度状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在分析我国立法缺陷的基础之上,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设计和防治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海岸工程;环境保护;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法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徐祥民

2008

中文

D922.68

58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