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337157

《一九八四》四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高磊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对矛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努力保持原文的“洋味”,还是使译本更贴近本国文化和表达习惯,这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也困扰着许多译者,因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翻译作品受欢迎的程度。然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其实质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本文选取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政治讽刺小说《一九八四》的四个中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词汇的选择和翻译风格等方面进行描写性对比研究,发现尽管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他们的译本中都同时存在归化和异化的影子。而且,无论是偏好归化的刘邵铭,还是偏好异化的董乐山,他们的译本都是成功的,这一点可以从译本受欢迎的程度得到证明。 通过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归化和异化都有其各自特点和实用价值,过分推崇归化或是异化都是不科学的,不能用绝对和僵化的眼光看待翻译策略,而应从翻译效果出发,辨证地评判翻译的优劣,关注译本是否完成了文化传播的使命,是否在译入语读者中引起了同样的共鸣等等,并以此指导翻译,尤其是政治小说的翻译实践,从而促进翻译事业的繁荣。

《一九八四》;中译本;对比研究;翻译策略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邓红风

2008

中文

H315.9

48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