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传播与地理分布
妈祖信仰始于北宋时期东南沿海的湄洲屿,最初是该地区从事海上作业的人们的海神信仰,是人们心目中的航海安全的保护神。宋、元、明、清历代的南北方海上贸易、漕粮海运、与海外属国之间的封贡往来、海外贸易,尤其是历代朝廷对妈祖的封褒,都为妈祖信仰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鉴于对妈祖北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我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庙岛显应宫,以及以此为辐射中心的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的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分布情况目前还未有全面系统的细化研究,本文在学界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传播与分布”为考察对象,以宋元明清四个时代为历史脉络,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研究妈祖文化在北方环渤海地区传播的历史过程和空间分布问题。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妈祖文化在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传播的历史过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成因;二、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妈祖信仰的地理分布及本区域各地妈祖信仰活动;三、环渤海地区妈祖文化遗产现状与近年来本区域各地妈祖文化活动及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四、环渤海地区妈祖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
(1)通过考察庙岛群岛和庙岛显应宫地理空间方位和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宋元明清四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得知环渤海地区的妈祖信仰实际上是通过庙岛这一海上通道传播开来的。庙岛是中国南北方妈祖文化传播的最为主要、集中的媒介、纽带和连接点。
(2)根据对环渤海地区妈祖信仰传播的历史进程分析,结合环渤海地区主要妈祖庙的地理分布表和地理分布图,得出:
第一,环渤海地区最早修建妈祖庙的时间是在北宋,妈祖信仰北传的第一站在庙岛。此外,天津地区的妈祖庙始建于元代,而河北地区的妈祖庙多始建于明代,辽宁地区的则多始建于清代。
第二,从地理分布上看,妈祖庙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主要在沿海地带或江河交汇处。
第三,从修建的次数看,出现了新建和重修妈祖庙并举的局面,反映出一定时期当地人民对妈祖的崇敬程度。
第四,这一地区,妈祖庙本身就是会馆或会馆内设有妈祖神像以供拜祭的情况不少。妈祖庙与会馆的结合,说明了妈祖庙与商业经济是密切联系的。
(3)针对目前环渤海地区妈祖文化遗产现状,应当对环渤海各地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妈祖庙进行保护和开发;对妈祖文化的各种资料加以广泛的搜求、整理、编辑、出版,形成系统的、便于查阅和引用的综合文献;开展多方面的妈祖文化活动,使妈祖文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妈祖文化的多重功能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发掘和光大;切实经营好妈祖庙。
妈祖文化;环渤海地区;历史传播;地理分布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学
曲金良
2008
中文
G122;K901.9
50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