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71614

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廖健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绿色消费”成为世界的潮流。绿色贸易壁垒初衷是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把环境成本纳入商品的国际贸易成本之中,促使环境保护与公平贸易协调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却利用环保为借口,构筑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以限制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进入,论文研究绿色壁垒对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纺织品产业政策和纺织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论文首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形成背景及施行依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区分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经济学分析表明,绿色补贴的效果促进了本国受外国环境标准冲击较大的部门、环保产品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但较高的污染水平和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外部成本不断提高,最终会抵消政府的补贴效用,并在长期内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绿色贸易壁垒对政府收益的影响在于,征收环境附加税会增加政府收益,而支付环境补贴则会增加政府开支;环境标准的实施使得许可证持有者获得“租”。 自20世纪90年代奥地利率先制定了纺织品的环保标准后,荷兰、德国、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纷纷效仿,对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纺织品实行环保认证及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认可。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各国的绿色壁垒措施如环境与技术标准差异很大,对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现行贸易规则产生了冲击,违背了WTO的透明度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地推行的绿色壁垒措施,各种各样的措施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积极地推行所谓的国际标准,在WTO中积极地提倡贸易规则与环境规则的强有力的联系。 虽然我国纺织品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着劳动力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但自国际上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以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我国的纺织行业仍是污染性的行业,天然纤维的生产还大量污染环境,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物。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另一类则是由于纺织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并使产业层次上要素成本增加了,它正在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论文运用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贸易竞争指数、相对出口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标、产品质量酬金和净出口指标等6个可以根据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出确切指标值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来对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从宽视角、全方位、多领域客观有效地对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解释。 宏观层上,政府要积极为纺织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纺织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给纺织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以及建立反非常规绿色壁垒联盟等措施。中观层上,要积极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的监管、服务、协调职能。微观层上,我国纺织业要提高自身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经营观念;研究纺织品环保标准的国际动态,掌握国际规则;积极申请和采用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和标准;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纺织品;积极采用绿色营销渠道:采用绿色促销策略以及实行绿色管理策略等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绿色贸易壁垒;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标准;生态标志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环境规划与管理

曹洪军

2007

中文

F426.81;X38

125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