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1071446

青岛意象

杨亿红
中国海洋大学
引用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城市意象空间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林奇(1960)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认为,虽然每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的感应不同,但“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它由许多个别的意象重叠而成”。与其他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相比,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分析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研究城市内居民个人或群体对城市环境的感应,而感应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 本文的研究对象——青岛这一个案的历史虽然很短,只有百来年的时间,但却经历了1897-1914的德占,1914-1922日代德,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到解放前,这其间经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收回过。1900年德国当局制订城市规划时,将火车站以东今保定路、德县路、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以南划为德人区,在大鲍岛规划建设了华人商业区,随后又规划了小鲍岛(益都路一带)、保定路、小港北等,而被强迁的青岛原住村民则被安置在台西、台东。1914年至1922年的日第一次占领时期,形成了胶州路、李村路、市场路、馆陶路和聊城路一带日本商业区。青岛的城市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此后一直到解放前,虽然城市建设一直都在进行,市区也在扩大,但这一格局基本变化不大。 通过对文献资料,比如档案馆的相关史料、照片以及老明信片,在青岛呆过的欧洲人和日人留下的有关青岛的游记,还有二三十年代在青岛寓居的文人们所留下的有关青岛的回忆录的研究,我们发现,德人意象中的青岛主要局限在他们生活的欧人区,像青岛湾以北的沿海这一块,而日本人眼中除了这一区域外,市场路和聊城路也开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中国的文人们也和欧洲人大同小异。 难道这就是青岛?为什么中国人居住的工人区和贫民区就凭空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消失了呢?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所用的材料——各式各样的文本,都是拥有话语权的这一群人所留下来的,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人除了只能被别人“书写”,要不就被湮没在历史的滚滚尘埃中了。

青岛意象;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建设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

历史地理

曲金良

2007

中文

K928.6;TU984.113

34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